初中的笔记本一直留着,有一颗怀旧的心,不忘之前的文字。时隔多年翻出曾经的印迹,虽生涩不堪,但终究代表当时的我,我庆幸自己留下了这些,偶得简书,终有机会,将之原本呈现,分享!读的时候请以一个初中生的身份和水平。
我喜欢面对夕阳独自冥思遐想,想想过去,想想现在,再想想未来,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知道了什么。当我把一切夕阳之美尽印脑中,想尽周围的事物之后,我便从遐想中看到了人生,从隐隐约约到彻底看透,这一切都从我的遐想中找到了答案!
童年时代,我什么都不懂,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是人,是物?以及自己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这一切在当时又渺小,又深奥。我所知道的只是“玩”,当玩厌的时候,似乎感到小孩真无聊,那么小,一切都要靠别人,许多事都被束缚着,没有多大的自由,居然幻想要一下子成为大人。现在回想起童年是多么令人怀念。
其实写此文的时候我也只是初中,算是青春期了,童年也渐渐远去,当时竟已有珍惜之意,虽写的粗陋,但有此想法,已觉庆幸。
我对人生有更深一点的认识,是在我奶奶去世的时候,那是我突然间领悟到的。我是亲眼看着奶奶瘦弱直至离开人世的。有了这一经历,让我疑问,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不管怎样奋斗,怎样拼搏,最后还是得赤裸裸的离开,不带走一丝一毫。所经历的这个过程,对自己,对他人,对精神和灵魂又有什么意义呢?我把我这个想法告诉别人,有人说我这是一种悲观的想法,其实我自己也说不清。一边,我想乐观对待生活,一边又想到这些,我确实存在着矛盾。
总之吧,让我感觉人生只不过是过路的流星,“嗖”的一下,一道光痕就消失了,也不过只有一瞬间。对于有成就的人来说,他们的瞬间更闪亮,更灿烂;对于平凡的人来说他们的人生瞬间却只是昏暗而又模糊的。他所能照亮的地方不过是周围很小的一块,在茫茫宇宙中,似乎就没有他的存在。
不知什么时候我心中出现了一种对人生的失落感,失落中夹杂着悲观,越来越多的失落也把悲观刻的越来越深,让我对人生的感悟愈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未使悲观的感觉淡化掉,反而因接下来爷爷的去世,让我又一次感到人生似乎就是撒下来的一片灰尘,风一吹便消散了。我的爷爷奶奶八十多年如流水般的时光也不过转瞬间流走了。
人生有何意义呢?经历了那么多,如何呢?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到头来每个人都还不是一个样——荣归大自然。这不禁让我感到“光阴真的似箭,日月真的如梭”,八十多年也不过“弹指一挥间”。
奶奶的故事我在《树叶绿了》中写了,爷爷的故事我后面也会写出来,因为我对爷爷的记忆要更多,爷爷给我的感动也更多。当时有的这些感悟,是对生死的感悟,限于当时水平,写的未必能完全表达,但已然有了懵懂的思想,开始学会了思考人生。文字只是初中水平,奈何本就讨厌写字的我不爱作文,文笔比一般初中生差,能够平平叙我所想所悟,能够留下这点印迹,也是我实在对爷爷奶奶的去世颇有伤感,为怀念二老,作此文。望各位读的时候不要太苛求文笔和水平,实在羞愧,能够读出一点青春懵懂的感觉就够了。本就只是分享之前的文字,望理解。
我看着生与死,也就在这时光如流水的生生死死中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人生真的很短暂,其实也就是流星飞逝,风吹湮灭。
其实当时悟出的也不算啥真谛。哈哈……
进入了中学,又多了一段人生经历,也更多地尝到了人生的滋味。每逢双休,若轻松悠闲的度过,再回首两日,则感到一阵空虚。多么美好的时间啊,我没有抓住,没有做任何有意义的事,径直让它溜走。如果我在忙碌中度过两天,则感到一种安稳和充实。为此,我每到假期都会寻找些忙碌,我唯恐那种空虚再来找我,让我充满失落和悲观,我怕我停下手中的事,我就会想到悲观,会感到失落,那令我感到恐惧。我想拥有乐观,我尽量控制自己不要多想,尽量让忙碌占据我的大脑,并经常对自己说:“清醒些吧,其实人生还有很多事要做,是丰富多彩的。”脑中如此想着,生活中努力做着,这样我想即使我挥之不去那种悲观,但至少可以把它埋在心中最深处,不影响我的生活。
这大概是我当时对爷爷奶奶的离开一时间无法接受产生的悲观,因为他们是无比的爱我,然而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双双离开我,我脑中因此也开始胡思乱想。
渐渐地,我懂得了珍惜,学会了忙碌,失落也被埋藏了起来。但随着我们村一个年轻小伙子的死,又一次让我消沉了。生命竟是如此脆弱,就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一点即破。这个小伙子才二十岁,因为家庭原因,轻易放弃了生命。我实在想不通为何要这样做,有什么能比生命更重要呢?活着才最重要啊,难道生命真的没有价值吗?汶川地震中有多少人想活着。哎,他的生命像刚萌发的嫩芽,一经风雨便衰落了,又想初升的太阳,一片云便把它遮住了。
生命真的很短暂,很脆弱,很宝贵。真的!
我不知道别人的初中如何度过的,有没有开始思考人生,但当时的我也就只能有那么多的觉悟了。现在可能我对生命,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可能没有很好的做到珍惜时间,但是我做到了珍惜生命。而今我早已过了二十的年龄,比起当年轻生的小伙子已经多活了几年,反而更加珍惜生命了。我开始有规律的健身,我开始注意自己的饮食,我开始注意自己的生活作息,过马路我会看清楚以后再走,我开始读书写作,我开始修身养性,我开始使自己变得温和……虽然我还不算老,但是现在做这些,我想不早吧!
如果我是画家,我要画一条“人生之路”,这条路不是很长,有同一个始点和同一个终点,从始点有许多分歧通向终点。每个人一出生就开始了人生旅途,每个都想着成功走上了不同的分歧路,无论能否到达成功,但每个人必须都得到达死亡这个终点。
这条人生之路是弯曲又坎坷的,有的竟然还是断的,从始至终,只有一条主干道,在这条主干道上有成功之顶,不同的人走了不同的分歧,也就是以不同的方式像成功而奋斗。有许多人绕了一个大圈子,最终也到了成功之顶,但有的人却越偏越远,绕了一个更大的圈子也未能走到成功,最后也不得不被拉回死亡终点。
而有的人连人生路都没有走完,人生路上尽是艰难险阻,这些人要么不经风雨中途倒下再也起不来了,要么由于不注意的意外直接过渡到死亡,还有人主动放弃生命。
我相信如果这条路画出来,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敢面对,因为他们会感到羞愧,也许很多人会从中真正领悟人生。
总之吧,关于繁琐的人生之事我不愿多想,不多想会过得轻松些,否则可能会有一个沉重的思想包袱,它太重了,我怕累,所以我竭力让自己轻,不再多想,而是尽量感受人生的丰富多彩。
关于人生的感悟,初中的我也仅限于此了。人生之路的图,是我初中的胡思乱想,我当初还拿这个模型去跟别人说,然后还很嘚瑟。现在想来,只能会心一笑,虽然逻辑不通,但我一直记着,心中曾经有过这样关于人生的思考。后来我懂了,到现在更加明白:一开始童年的我们很简单,也会很快乐;当我们慢慢长大,我们会思考人生,我们渴望了解人生,更多的感悟人生,理解人生,我们会变得复杂,我们会变得忧郁;当我们继续感悟,我们才懂得原来想要快乐,真的还是不要想太多,还是简单点好。因为发现,想太多,好像没什么用啊!
上天在我们出生的时候就安排好了命运,我们从生到死整个历程,所有的经历也许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我们无法改变命运,我们只有去尽可能窥探命运的奥秘,然后我们从复杂的命运中重新找到快乐的源头。
于是,我们成长了,我们可以大声地对世界说,我们曾经来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