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窗》人物内心世界
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短篇小说《窗》讲述了同住一室两个病人之间的故事。两人病得都很重,靠近窗户的病人给远离窗户的病人讲述窗外美景,远窗病人因此产生嫉妒心理,在近窗病人病情危急时刻袖手旁观,不施予援助,近窗病人去世。远窗病人如愿挪到靠窗的床位,结果他只看到了一睹光秃秃的墙壁。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人性的善与恶,当我们赞美靠窗病人的善良无私,谴责远窗病人的冷酷无情时,可以深入探究:人性的恶是怎样产生的?远窗病人是否无可救药?近窗病人在道德上几乎完美,在对人性的认识上,是否也是无可挑剔?
小说有一小段心理描写容易被人忽略,我们不妨从这一段心理描写入手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远窗病人开始被近窗病人的描述所吸引,听得津津有味。可后来“不靠窗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是他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的?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至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这段心理描写非常关键,远窗病人为他的嫉妒心理而惭愧,说明他的良知并没有完全泯灭。可他克制了嫉妒心理,不料越是克制嫉妒心理越强,这才是他滑向道德深渊关键的一步。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在产生嫉妒心理之后内心逐步走向光明,而不是反面。问题就在于我们怎样看待嫉妒心理,如果认为它是罪恶的,羞耻的,是万万不能示人的,那我们一定会压抑它,克制它,可是越克制它越强,这大概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放任它?似乎也不行。是不是可以尝试接受它,面对它,不把它当作内心的“坏小孩”,而是把它当作内心的“顽皮小孩”,给它找一个合理的出口,让它得以宣泄、释放。比如找朋友倾诉,不会嘲笑你鄙视你的朋友。小说中远窗病人如果愿意接纳自己内心的嫉妒心理并把内心的困惑用一种比较恰当的方法表达出来(这很难,但也并非不可能),也许小说的结尾就不一样了。事实上,人性的阴暗面是普遍客观存在的,除了嫉妒心理,还有自私、懦弱,自卑、胆小等等,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它都存在于人的内心。我们接受它、面对它、善待它,或许至少可以让它不至于太猖狂,人性某些方面的恶也许就可以避免了。了解人性普遍的弱点,学习如何面对人性的阴暗面,小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远窗病人因为不能正确面对人性的阴暗面,致使他的内心越来越走向阴暗,所以在觉得他可恶的同时,也觉得他可悲、可怜。那么近窗病人呢?他在道德上近乎完美,可是他死的悲惨,更激发了我们的同情,被他帮助过的人居然眼睁睁的看着他死。他在病情危急的时候大脑应该还是清醒的,不知他当时作何感想?
作者并没有对靠窗病人的心理进行描写,也因此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他在疾病发作之时,也许会困惑:“这个人为什么不帮我按电铃?”可能也会有怨恨,但当时生命垂危,他不大可能反思,我们来替他思考一下。他当初讲述窗外美景的时候出发点是好的,开始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远窗病人听得津津有味。他大概也没想到有一天远窗病人会嫉妒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会给远窗病人带来痛苦、困扰,后面的事情已完全违背了他的初衷,也可以说是好心办成了坏事,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靠窗病人不了解嫉妒心理是人性普遍的弱点,也许他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弱点,但并不等于别人没有。在对人性的不了解这方面,近窗病人和远窗病人又是何其相似!近窗病人真诚善良,只是因为对人性弱点的不够了解,使他在生命危急时刻病友不愿意施予援手,更是让人觉得可悲可叹!了解人性普遍的弱点,如何恰当的表达善意,既让对方感觉愉快,自己亦能不受伤害,小说也为我们打开了这样一扇窗。
小说中的人物没有名字,仅以靠窗和远窗来区别,这或许有作者的深意。名字只是一个个体的代号,人性的光明面和阴暗面其实普遍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近窗病人的善存在于我们心中,远窗病人的嫉妒心理很多人也会有,只是我们没有让它发展到邪恶的地步。所以我们在读小说的同时,何尝不是在读自己,读自己的内心,读自己的人生。一篇小说如果能启发我们用一颗悲悯之心看世间各色人等,让我们更全面客观的了解人性,学习如何面对它,尤其是人性的阴暗面。当我们学会自如的面对自己的阴暗面,也会恰当的表达我们的善意时,我们的人生就会迎来更多的光明和幸福。
(后记: 这是多年前的两篇旧作,昨天跟邵姐姐聊天时突然想起来,现把它找出并发到简书上,这样以后就不用担心找不着了。重读旧作,仿佛是在捡拾一个恍惚的梦,这是我写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