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过年来(公元208年)的七月,曹操南征刘表。八月份,曹操的大军还在路上,刘表病死。刘表的小儿子刘琮继位,率部投降了曹操。
刘表掌控荆州近二十年,这二十年是东汉末年动荡不安,英雄辈出的年代,董卓集团,袁绍、袁术兄弟父子,吕布集团,曹操集团及司马懿父子,刘备小集团,孙坚父子等等各方势力,或捉对厮杀或打成一团,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刘表作为一方豪强势力,身处四战之地,既不选边站队,也不下场厮杀。让荆州的百姓享有了一段难得的乱世中的和平时光。也正是这二十年,诸葛亮从幼童长成为栋梁之才。
从这一方面来说,包括诸葛亮在内的荆州百姓都要感谢刘表,感谢刘表的患得患失,闭境自守和无所作为。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诸葛家族似乎也不是小门小户,虽然后来常有敌人骂称其为“诸葛村夫”,但诸葛亮真的不能算是村夫。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如果真的静下心来去当一个耕读传家的村夫,相信诸葛亮早就成为一个大地主、大富豪,兼大文学家还有可能是大思想家。诸葛亮终究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胸怀天下,对天下事,身边事始终加以严重关切,随时准备着一展身手,匡扶天下。
前文说过,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被人从豫章太守的岗位上赶下台,投靠了刘表。之所以投靠刘表,主要是人熟。《三国志》说,“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诸葛玄过去和刘表是熟识的,应该关系还不错。这样看来,诸葛亮作为诸葛家族后辈子侄中的佼佼者,刘表应该是知道的。然而,将近二十年,刘表竟然未能发现和使用诸葛亮。诸葛亮长成后,在当地应该是相当有名气,否则,以善于相人而闻名的司马德操不会对刘备说“此间自有伏龙(诸葛亮)、凤雏(庞士元)”。(刘备得了荆州后,凤雏庞士元也为刘备所用)
刘表对伏龙凤雏不能发现和使用,起码在举贤任能这一方面做的不怎么样。《三国志》说“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就是说刘表为人很是假模假式的,感觉当时有名望的大家族人都是这德行,比如袁绍。
在刘表的地盘上,诸葛亮不能被当政者发现和使用,而以诸葛亮的个性,绝不会为谋求闻达而去奔走自荐于他人,刘表地盘之外的势力当然也没有可能来跨境招揽。于是,诸葛亮这颗明珠就这么一直蕴藏在深山。
如果刘表是一位政治家,有雄心壮志,能笼络人才,诸葛亮根本没有机会长期赋闲在家,要么被刘表征辟,要么被其他阵营抢了去。从这一方面来说,诸葛亮之前的刘备小集团也要感谢刘表,是刘表将诸葛亮这位人才储备多年后,留给了刘备。刘表的事就说到这,总之,感谢刘表,将诸葛亮养得棒棒的,留给了刘备。将荆州养得肥肥的,留给了曹操、刘备和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