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小E趁着出差的机会,去外滩壹号看了《莫奈和印象派大师展》,今晚来和大家分享~
这次展出的61件真迹,全部来自巴黎的马摩丹· 莫奈博物馆(Marmottan Monet Museum),在国内看到这么大规模的印象派大师展,还是第一次。
小E刚开始接触印象派的时候,敬而远之,因为看不懂,不知道是先锋还是忽悠。越凑近了看,越细看,越是一头雾水。
后来有了常识,知道不能凑得太近,你得退后几步看,才能看出整体的光影感觉。有意识的去了解和实践,才逐渐有了自己的认知。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小E认识里的印象派作品。▼
话说,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一群巴黎的画家,在摄影大师纳达尔的工作室搞了一场画展,结果被骂得狗血喷头。
有个评论家指着其中的一幅说,“这张画里有印象,有自由,有廉价的技术,但是,连一张墙纸都比这个画家的这张海景图要完整!”那幅画就是《日出·印象》。
这帮野生画家说,行吧,那我们以后就叫印象派吧。
《日出·印象》Impression, Soleil levant
再看这幅《日出》,莫奈根本没想画具体形象,只是想表现早晨海面上的光影变幻而已。
这幅印象派鼻祖去年也来Bund One了,小E没能看到,留个念想,还有躺在橘园(Musée de l'Orangerie)的那副大张睡莲~
南朝画家宗炳“澄怀卧游”,用自己的山水画打造一个360度的山水空间,为了是让腿脚不便的自己抬头即可看到理想中的山水。
莫奈也用这水中的睡莲,为我们营造出一个随时可以带来内心平静的水景幻境。
来一幅《漫步阿让特伊》感受一下:
画中白衣女子是莫奈的第一任妻子卡米尔Camille Doncieux,小孩是长子让·莫奈Jean Monet,画中男子并不是莫奈本人,那这个男人是谁呢?此处留个悬念~
近看天空:
近看草地:
这幅《漫步阿让特伊》描绘天空、树木、大地和人物所使用的笔触和色彩,已经是最典型的印象派风格了,细品。
再来扒一扒莫奈为数不多的工业题材作品《圣拉扎尔火车站》。
Le Pont de I'Europe, gare Saint-Lazara
你看火车蒸汽头喷出的烟雾和蒸汽:时而透明,时而半透明,真是浓淡相宜,变幻无穷,简直——完美!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莫奈这种要画光线,要画空气,且坚持现场绘画、肉眼观察,拒绝想象、拒绝脑补的画家来说,还没摆开画架,还没来得及动笔,火车喷出的烟雾就散了,如何是好?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的戏精莫奈粉墨登场了。
他穿着租来的衣服,跑到火车站总经理办公室,摆出一幅艺术大师姿态,“巴黎北站非常希望我去画他们,但是呢,我偏偏钟意您这儿的气势。。。。。。”
我们真要感谢这位单纯的火车站经理,是他,让火车头专门为莫奈排放蒸汽,一遍又一遍;是他,让这个火车站在艺术史上有了一席之地;是他,让圣拉扎尔有了12幅出自Monet之手的自画像。
《雪中列车》 Train in the Snow
《荷兰的郁金香田 》Tulip Field in Holland
《吉维尼的黄色鸢尾花》
Field of Yellow Irises at Giverny
《维莱兹港的塞纳河,粉色 》V.S . 《维莱兹港的塞纳河,夜景》
The Seine at Port Villez, Pink Effect V.S.
The Seine at Port Villes, Evening Effect
是,你没有看错,这是两幅比肩陈列在展的画!
在我们眼中,这就是换了滤镜的两幅一样的画,可是,
在莫大爷这,这是两幅维度和精细度完全不同、每一幅都价值千万的画!
能感受到投射在物体表面的光线强度、角度、颜色、完全不同变化的,大概只有莫奈的眼睛了!
————————————————————————
看了这些莫奈的代表作,你大概对典型的印象派风格已经有了感官的认识:
没错,“画印象”!
比如画一朵花,不画它到底有几个花瓣,每个花瓣是什么形状。而是捕捉视觉印象,追求光效变化,忽视轮廓,追求色彩效果。
简而言之就是:短促的笔触、艳丽的色彩!
第一、不打精细的素描稿,直接画。
克里孟梭说:“莫奈哪里有什么复杂的意图,他根本没有绘画理论,他就是天才,画画的过程是从眼睛到画笔。”
老大哥塞尚也说:“莫奈,就是一只眼睛罢了。可是上帝啊,那是只何等神奇的眼睛啊!”
第二、不调色、直接画。让观众的眼睛去融合这些色彩,所谓的色彩并置。
这幅画里的草地,用的是独立的绿色、紫色、红色,靠细碎的笔触拼起来。他这么干,是为了保持纯正、明亮的颜色。
油画色彩只要有一丁点不纯,不出几年,画面就会发暗。莫奈的画,放一百多年了,还和刚画完时一样鲜艳,这就是他的色彩功夫,而古典绘画里的颜色就是调和的,讲究平滑的过渡,但那也就产生不出这种明亮效果来。
第三、重视并如实反映光对物体表面色彩的印象。
莫奈的画有个特点,同一个对象会画很多张,像教堂、草垛,还有不下200幅的睡莲~感觉他想表达的不是景物,而是不同时间里不同的光线和色彩变幻。
这次展览的重头戏《睡莲池塘》▼
这些睡莲,远看,确实是水中的睡莲——黄色的莲叶,红色盛开的莲花,还有其他树木在水面上的倒影。
可是,走近了看,看它的局部,你看不到丝毫睡莲的痕迹!
透过这些豪放的笔触、大胆的色块,你完全不知道它们在描摹什么~
对比小E在东京国立美术馆The National Museum of Western Art看到的另一幅《睡莲》▼
色彩偏暖,一入眼即是瞬间凝固的印象,用笔触和色彩的变化组合,让我们感受到了水的灵动。
别以为这些睡莲是莫奈随随便便涂抹出来的,莫奈晚年在睡莲上倾注的,是他在艺术上对于完美的追求。这就是这么多幅睡莲,张张不同,却张张让你印象深刻的原因!
老夫狂发少年狂《紫藤》▼
印象到抽象《日本桥》▼
这次除了莫奈的作品,小E还看了精神领袖马奈的真迹《朱庇特和安提奥普》,天空之王”布丹《退潮后的小船》,柯罗《叶隙中的阿夫赖湖畔》,毕沙罗《冬季,集市归来》,时运不济的西斯莱《春季的卢万运河》;
还有人物像怪咖德加的《亨利·胡厄画像》,
马奈为莫里索画的大名鼎鼎的肖像:恨不相逢未嫁时@《斜倚的贝尔特·莫里索画像》,这个综合了《雷雨》、《简·爱》以及《红玫瑰与白玫瑰》印象派画家里最耐人寻味的八卦,欸,女人啊~
莫里索的《持扇女人》、《布洛涅森林》、《尼斯港口》、《苹果树上》和《静物写生》(这幅真的很得我心
~),
与莫奈比肩的吃喝玩乐雷诺阿《朱莉·马奈》、《戴白帽的少女》& 印象派天使投资人《维多利娜·德·贝里欧画像》。。。。。。
莫奈有句名言:“真正的美无需理解,只要学会去爱惜就足矣。”
小E今晚的分享,希望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你也能去享受一场心灵的饕餮盛宴,希望你能与小E有更多的共鸣;希望你也能和小E一样找到打动自己的画,在看到她的瞬间,挪不动脚步,移不开眼神,心灵得到慰藉
~
最后附上一张小E的偷拍▼
一对夫妇,每一幅画前都驻足停留,眼神交流,少许言语,相互搀扶,这大概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了吧~
祝愿每一位在看的你,此生都能拥有这样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