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信息泛滥时代的深度学习》。读到题目的那一刻,我立刻联想到当下:
未来已来,如今我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的阅读也随之发生着变化,碎片式阅读,浅层次阅读,越来越感受到这个浮躁的时代,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在夏日的午后,伴一杯清茶,静静地捧一本书,细细地读,慢慢地读。
何为深度阅读?晓东老师在文章中说:对一个概念、理论的掌握,需要经历“浪漫——精准——综合”三个螺旋循环上升的过程。所谓浪漫阶段,指初次接触,充满兴奋与好奇,引发思考;精准阶段是深入思考,领会内涵;综合阶段是概念或理论已经完全纳入自我认知结构中,成为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本能。读起来觉得像寻找人生的伴侣一样,一见倾情,二见倾心,三是融入血脉。
晓东老师结合具体事例,谈了浪漫阶段,指对某一个观点和见解,一见钟情,产生极大的兴趣,有继续研读的强烈欲望。精准阶段,就是深入了解阶段,要不断的反复揣摩,挖掘语言背后的思维和情怀,生成激活、唤醒、顿悟的感觉。综合阶段就是读写结合,在反复的思考当中,将对方的观点与自己的思想融为一体,由“熟知”变为“真知”。
晓东老师指出:熟知不等于真知,真知不等于做到。要警惕一种假学习、浅学习:学的越多越焦虑,懂得越多越浮躁,学了那么多理论破解不了现实问题,知道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当下,成为农夫山泉式的阅读,只是做知识的搬运工。这段话很是让人警醒。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语数老师开展课标解读论坛,就课标中的某一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微讲座,旨在将教师的阅读由浅阅读走向深度阅读。事实证明任务驱动下的自己阅读+践行操练+输出教授,的确能够有效地推进教师由浅阅读走向深度阅读。
读到晓东老师谈新网师的课程作业,就是本着引领教师由浅阅读走向深度阅读,随着打卡记录,阅读体会,批注原文,画思维导图,用书中的观点剖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在经历数年的深度学习后,在严格的学习修行中,教师的毅力、人格发生本质的变化,脱胎换骨,由平凡走向卓越,我非常感动,这才是真正的良知教育。
这让我不由得反思我对自己名师工作室的管理:爱之深才能管之严,放纵是不负责任。借用晓东文章中的一句话来警示自己:成就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是,我们愿意为成就付出极大的努力,通过我们的意志,通过我们的吃苦耐劳,转化为奋发向上的激情,并为之勇猛地奋斗。
加入新网师,克服自身的惰性,突破舒适区,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潜能,真正将自己变成一个学习者,一个深度学习者,这就是我打卡第3天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