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大垃圾
这是个过渡阶段,过渡阶段最重要的是清理垃圾,只有在重大事件发生如离婚发生时,才能够一下子暴露。过往生活中有4大垃圾:原生家庭问题、童年经历的影响、混乱的叛逆期以及权力争夺中的挫折和无助。
这4种影响力有重合之处,很难彻底划分清楚,但我们可以大致这样区分:你出生前后,父母家里发生的事情是原生家庭影响。你出生后一直到你搬离父母家之前,发生的事情是童年影响(其中也包括在学校和你所处社会中发生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对你怀有期待,但你想要找到一种与此不同的个人身份,这是叛逆期。权力争夺就是综合了上述3个领域中所有未解决的问题。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谁做饭刷碗,大到谁管钱,谁说了算,夫妻双方有的是母亲,有的是父亲掌权。还有我们最重要的家长如何应对各种情绪:愤怒、内疚、抛弃、孤独、恐惧和亲密感。我们自己又是如何应对呢?我们同越相似的那个家长,便是影响我们最大的人。
在童年性格形成期,如果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中大多数人会发展出适应性应为。通常的话适应性行为就是成为“父亲”或是“母亲”,结果就是给予别人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若我们没有受到父母足够好的教育和教导,我们往往会在自己和配偶身上寻找这种缺失。恋爱关系中出现了这种渴望对方弥补的现象,往往会促使关系终结。虽然我们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但很少有爱人愿意做这些换尿布,看护我们,弥补我们父母缺失的事情。
我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是有的,但是只有遇到冲突才会真正的显现出来,我愿意到时候用文字如实的记录,表现出来自身垃圾,并且清理修复。(写故事)
童年影响
在我们人生的最初几年,我们接受了很多有关自己、世界和关系的理念。我们学会自我感知,学到了自我价值感。我们认知这个世界是否安全,是否可以相信周围的人。
在性格养成阶段,如果你有哪一部分的成长和发展没有完成,那么在成人关系的某个层面上,你就会尝试着进行解决。由于在人生早期习得的自我价值感低,当赞美他们,会让他们觉得不自在,因为他们内心里的那个孩子并不赞同你说的话。他们从很小的时候起就相信自己“不怎么样”。就是说的我。
童年持续性影响的另一个例子就是情感纽带,在理想状况下这种情感纽带建立在人生的第一个年头。若是父母能够自在地表示亲密,不断地紧紧抱着自己孩子,凝视他们的眼睛,那么孩子就能学会亲密。如果在早期没能学会建立情感联系,这些人通常会和成年时的恋人一起完成这一过程。但这些人甚至不清楚什么是亲密关系,甚至可能会远离想要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的人。他们想要亲密关系,但一旦感受到亲密,却会以某种方式“叫停”。我也有这种最亲密,也最逃离的极端撕扯。
人本自富足,低价值感和亲密关系也是困扰我的事情,我现在坦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犹如昨日的自己便好了。阅读《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叛逆期
我们需要反抗父母,反抗他们给我们立下的规矩,从而成为独立自主的人;我们早期的不良经历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这种需求没有得到解决。
我们一路走向独立的成人阶段,中间要经历哪些关键的发展期呢?这些关键期分别命名为:蛋壳期、叛逆期(外部和内在)以及感情期。
蛋壳期:就是小时候,我们遵循父母的话,想要取悦父母的那个时期。
叛逆期:改变行为模式,做“不应该做的事”,挑战边界,破壳探索外面的世界。
感情期:叛逆者有了自己的个人身份。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依据爱来做出人生的选择,而不再是“应该怎么做”。我们会觉得更爱自己,更爱他人,特别是更爱自己的父母。
感情期的语言中就有了接受和理解的词汇。“我父母已经尽力而为了。他们也犯过错,对他们,我也有过很多次的愤怒和烦躁,但他们已经非常努力了,他们就是他们,对此,我是理解并且接受的。
这一成人阶段是“感情期”,原因就是:此人有了独立的身份,能够像一个成人一样爱别人,不再因为幼稚的期待而爱对方。在蛋壳期,我们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在叛逆期,我们做不应该做的事情;到了感情期,我们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很多时候,感情期的行为与蛋壳期有相似之处,但背后的动机是完全不同的。处在感情期的我们不再想要取悦他人,我们取悦的是自己。
权力争夺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无力控制这段关系。两个人都觉得无望无助,都厌倦了争吵。这场战争可能充满了火药味,两个人大喊大叫、火冒三丈、出言不逊。这也可能是一场冷战,两个人沉默不语、离家出走、板脸噘嘴或是其他很多看似被动却是在争取控制权的行为。
夫妻关系中的权力争夺其实是个人内心权力争夺的投射。个人无法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投射到了婚姻关系当中。
在下列情况下,权力争夺也有可能平息:
● 各自学会谈论自己的感受。
● 各自开始用“我”字开头说话,而不是用“你”字。
● 各自承认自己有没解决的问题。
● 各自把对方看作婚姻关系的老师,认为对方是在帮助自己更多地了解自我,而不是在投射伤害和责备。
这是一段探索,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