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情绪、执行力、理智
我们每天在做事情,不停地做事情,不停的思考,但是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情况,每次想干的重要事情就是干不好;每每想起来就会拍大腿。就觉得自己早点学习,早点做就好了,不然就会不会错过这么多机会了。
是的我们的偏好是永远对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保持高度的热情,那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去做不应该做的,却选择性的忘记重点呢?
原因是我们没有将大脑、心脑、和腹脑结合起来;据研究我们身体有三个大脑,这三个部位的神经元数量是差不多的,心脑主直觉情感、头脑是主要做思考逻辑的、腹脑是主执行的。
那我们用一个更形象的比喻,一个骑象人(理智)在驾驶着两个由黑象(直觉)白象(情绪)的车辆在前行;
我们执行力不够的原因是这个车跑不起来;因为驾驶车的人(理智)很弱小;直觉又不准确,情绪又不受控制。所以就无法正常行走,进而无法执行,无限重复无关紧要的动作。
例如:每天没必要的看手机,这个废动作最低不下100次。
理智、情绪、直觉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处理好理智 、情绪 、直觉的关系,
1、我们要知道:理智、直觉、情绪是一家人,它们要和睦相处,紧密配合,黑象要耐心调教,让黑象和白象一样强大,让骑象人快速成长。
2、对于直觉要耐心的调教,不可以用道德去衡量他们有时候我们大脑里突然闪出的邪恶就是毫无关联的脑细胞在连接也是好事,就是你的理智在第三视角启动了对自己的观察和判断。
产生了我怎么这么邪恶呀的想法”邪念和灵感都是正常发生的,用理智去判断好或者不好就可以了
3、黑象和白象都有用处,不是非此即彼的;他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才厉害;情绪是理智的快捷方式,直觉是情绪的快捷方式;直觉的反应比情绪更快,情绪的反应比理智更快,首先是心脑之后是头脑再是理智;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中就要唤醒理智,将其成长。
直觉(黑象)反应比情绪(白象)更快,情绪反应又比理智(骑行人)更快。这是我们身体结构决定的,因为黑象离心脏最近,
所以最先获得血液和营养,然后是白象,最后才轮到骑行人。所以一开始,唤醒骑象人特别难,让他们成长更是难上加难。
但随着骑行人慢慢成熟,他们会把自己学到的东西,通过一个“快捷方式”直接传给白象,这样处理问题就更快了。你肯定也体验过这个过程:
蜕变后的你
以前的你,可能认为钱最重要,没意识到注意力更宝贵,结果就整天浪费注意力,自己还浑然不觉,活在那三个大坑里得意洋洋……那时候的你,爱看热闹,随大流,忙着操心别人的事。
自己却浑然不觉在坑里,所以大多数时候情绪还不错,只是偶尔元认知在反思自己的时候,会感到有点失落……
后来你升级了,树立了新的价值观,“注意力 > 时间 > 金钱”,你就从那三个坑里爬出来了。你发现了吗,你不再刷朋友圈。
不再关心所谓的热点,不再乱发表意见,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对的地方,比如自己的成长。你的情绪开始转变了,活在一个新的世界里。
现在有人跟你讨论热点,你觉得无聊;别人随大流,你却一点都不浮躁;别人忙着关心别人的事,你却觉得那很好笑。
所以,没必要刻意“控制”情绪,或者“消灭”情绪。调教白象最有效的方法其实很简单:让骑象人不断学新东西,更新旧观念,锤炼更好的价值观。
然后通过不断思考、实践,再教给白象,也就是建立正确的情绪。最神奇的是,白象用得多了,还能把新东西传给黑象,而黑象的反应更快。
那些被认为“看人很准”的人,常说是凭直觉。其实,这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先是骑象人学会,然后反复实践,
最后传给白象,再继续实践,最后连黑象都学会了!这个过程可能很久以前就发生了,所以他们的真实感受总是,“不知道为什么,直觉告诉我……”
所以,虽然都叫“直觉”,但人与人之间直觉的质量天差地别,就像物种之间的差异。因为大部分有效的直觉,都是需要理智,(骑象人)先学会,才能慢慢建立的。所以,“跟着感觉走”并不像一些知识分子那样肤浅地认为的那样“肯定是错的”。
最后的话:
以上很多内容都是摘抄改写了李笑来的原创,我认为好内容就需要分享,近100年没有多少个诺贝尔文学奖的活的者,现在使用的知识和创作都是不断的仿写前人的文化和理论;
但是巧妙的是后人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针对不同群体转述,执行力就是一个伪概念,知道准确的下一步该干什么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