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我猜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哪有那么多第一,故弄玄虚,博眼球罢了。如果你真这么思考问题,下文就值得你一看了。因为,你读简书不是为了打发时间,而是为了汲取经验。恰恰这第一判断,你暴露了自己思考习惯中的优先级,是带着情感做判断,而不是理性思考。
什么是思考,如何思考,哲学家思考了很世纪。你也许看到很多同类的文章和书籍。我猜你跟我一样,看到逻辑、哲学类的书,虽然感兴趣,但多半都拿来做催眠了,看10钟不到就睡着了。
《实用性思考的艺术》这本书也会让你睡着,但是狡猾的作者却能让你坚持看下去。这个在商界耍尽了聪明小理查德﹒威尔,在作家这个身份上却非常厚道。他自称,学习思考,要么你去找已经去世了先哲,要么你要等不知多少年才会出现的现世菩萨,如果都不可取,他愿意做这个中间人,把知识传授给你。他用严谨的思维,介绍了思考的6个工具,直觉、形式逻辑、语义学、唯意志论逻辑、符号逻辑、连续统一体,讲了思考的6条基本规则,并用案例启发你思考并非玄而又玄,高不可攀,普通人也可以学会思考。如果你对思考感兴趣,读完这本书,绝大多数问题你都会有思路,如果长期运用这些工具,追求更好的生活,不再是一句口号,而可能变为现实。我抛砖引玉,今天提一下思考的第一规则,问题的优先级排序。
一、问题的优先级排序错乱是常态
一名采购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试图说服供应商,降低某种商品的价格,他的理由是降价就可以增加销量。然而供应商降了价格,销量却没有上去,出了什么问题?
学校的管理层,看到员工做事效率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严格的考勤和规章制度,人准点坐到办公室,但还是人浮于事。
阅读会带来益处,很多成年人屈服于他们天性的懒惰倾向,而放弃了良好的阅读。放弃了阅读,也失去了获得知识带来的更大的好处。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或者,“你怎么这么笨?”你用这样的方式能教会别人什么东西吗?
P99人们出于各种原因经常错误的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而避免这种错误的方法就是在你头脑中建立一种普适的问题优先级排序的概念。
二、如何按问题的优先级进行排序
如何做到按问题的优先级排序?作者给出了一些建议:
P103首先,用直觉来确定,或者不管用哪种方式,用你最佳思考方式来确定,想一想对你来说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随着人的平均寿命的延长,生涯也不断的延伸。如果你只思考10年或20年的时段,假如你现在30岁,20年后你50岁,之后做什么呢?现在50岁女人在跳广场舞,50岁的男人在做生意,养生……你50-80岁之间要做什么?因此你要考虑的是一生的时间,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保尔柯察金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如果你不相信保尔,你找一个老人问一问,如果你再年轻30岁,你最想做的事儿是什么,你就知道答案了。
在你列出来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清单中,可能会有这些,一部分与婚姻、孩子和朋友这样一些的人际关系有关;一部分与物质利益有关的房子,财产;一部分或许与你的社会价值追求获得的满足有关,等等。或许这些清单中有各种各样的冲突,什么才是你的第一优先级方面?哲学家,心理学家,逻辑家都有自己的答案,好在他们的答案都是趋同的。
P21我们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得出独立结论: 假如一个人被迫在伦理美德和理智美德之间作出选择,他可能不得不优先选择拥有伦理美德;假如一个人的欲望是错误的,而他所思考的是为了更好的获得这些错误的东西,那么善于思考,就没有什么好处了。
苏格拉底的思想影响了雅典的青年,审判他的法官不愿意把他处死,只要苏交纳一笔象征性的罚款就可以免除惩罚,然而苏格拉底非常和蔼的拒绝了,他喝下了毒酒。苏格拉底认为他的死并不重要,相反这是他莫大的幸福,因为他的一生都忠于自己的原则,并没有抛弃原则。所谓的伦理美德就是,勇气、正义、智慧和节欲。你可以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选择你的,优先级排序。
其次,P105聪明的人会不断地对他们问题等级排序中的某些部分重新排列。不断增长的智慧、变化的欲望和环境的变化,这三个因素不断的在起作用,同时也不断的要求人们在问题优先级排序上做出一些改变。
三、如何提高问题优先级的排序的能力
1.丰富思考工具。本书提到了六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其中只凭直觉来判断处理问题,是比较简单的思维方式。有的时候,直觉也会出问题。因此,为了让思考更加高效,我们需要在直觉的基础上增加思考工具。这就好比是小学生学习了加减法,有一天,他又学会了乘除,计算的效率就大大增加了。每一种思维工具适合不同的场景,分开或者组合使用思考工具对问题解决非常有帮助。
2.将情感影响从理智分析中抽离出去。20世纪心理学家发现智商之后,他们认为智商一辈子都不会发生改变。这是一个错误。广义的智商包含着情商,一个人具有先天性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力的强度就是智商的高低。你将情感影响从理智分析中抽离出去,问题处理的优先级会发生变化。
可能有人说,我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容易脑子发热,让我剥离情感,做不到。我承认,有这个情况,但是脑子发热不是常态,总有脑子清醒的时候。思考是什么?思考是将经验整理成模式的过程,是提高工作绩效的手段。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对自己的经验进行认真总结,经常思考什么事情可以先做,什么事情可以后做,对做事效果的影响如何等等问题,这就是自觉运用问题处理优先级的原则了。
此法适用于平静状态下的深入思考,不适用于紧急决策。
前文提到训斥别人的场景,在问题解决的优先级排序上就出了问题。这只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发现不利于达到他行为改进的目的,你自己变换行为方法就可以了,比如让对方自己思考如何能更好做事。
3.选择先易后难,或者先难后易。前文提到的学校管理层的做法,先管住人的这种做法,可取吗?不好评判。一个单位人浮于事,可能是少数人带坏了风气,也可能是整个生态都不好。如果是前者,大多数人忌惮制度和权威,会自觉自律;如果是后者,简单管住人的做法远远不够。如果你选择先治标后治本,在确定治标的优先级后,就要思考下一步的管理是什么了,不能造成脱节现象,出现治标效果的回潮。你也可以针对问题症结,直接先难后易,先破后立。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不愿意去思考更深更远的东西。惰性和阅读,前者安逸,后者烧脑,尤其是难啃的书,多少都有点反本能。越是这样的书,越是对我们有启发,可以弥补我们思考的不完整、不全面。
4.归类法挖掘本质。
P61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说,分类是一个使我们头脑中对事物的概念得到最佳整理的发明;分类会使我们在最大程度上掌握早期获得的知识并最直接地引导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头脑中对事物的概念便以这样一种方式在彼此之间共有或者继承。
分类的概念,不仅适用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如物体、动植物,也适用于对抽象事物的认识,如工作流程,组织结构设置等。经验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将经验整理成模式的过程。或许你有这样的感受,对某一个领域了解的时间长短,不决定对事物认识的深浅。在工作中得过且过,混世度日的人,他不可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有效的总结,无法发展出好的经验。带着浓厚的兴趣、目的来了解一个事物,可以更好地发现事物的特征和属性。你对事物的特征和属性认识越清晰、明显,对它的归类就越容易。比如在拆书帮学习拆书法,你了解了,关联过往经验和规划未来应用,可以更好地应用书中知识。当你掌握了3w1h的思考方式,你不仅能够应用知识,而且能够更好地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是对事物更深入了解后,对它的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的证明。
前面提到的采购员处理问题的优先级,他的失误就在于对工作流程的分类不够清晰,无法做出更有价值的行动来。
对事物的分类,适用于初期了解事物的阶段,也适用于深入认识事物之后,对事物提出改进处理方案的阶段。前者是概念化,后者是理论应用于实践。
如果问题的排序总是像我所举的例子那么简单,可能很多错误就不会发生了。然而将问题进行合理的排序是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之一,也是令人感到可悲的事实,但无论怎么,排序都比不排序要好,因此如果你需要更好的思考,确定最具可行性问题的优先级排序,绝对是第一思考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