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不管你问他什么,总是会回答一个字,“嗯”,“啊”,“是”,“对”......被对方一个字憋在这里,急躁的人会从腹部升起一股无名火,顺手抄起东西丢过去......
你不要笑,这种事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
或许你会埋怨对方太过于木讷,或许你觉得对方不太配合,甚至,你觉得对方是在故意针对你,和你有矛盾。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或许你提问题方式不恰当;或许你找的话题不够安全;或许你们彼此还特别陌生,没有打开话匣子。
遇到尴尬或者聊天很生硬时,多数人都会感到慌张,对这样的人际关系点化术全无准备。如果你也是这样,来学习《“没话找话”指南》就对了。
这本书是由卡萝尔•弗来明所著,她是美国西北大学语言沟通障碍学博士,语言病理学家与畅销书作家。曾开设诊所,专职帮助病理学方面被诊断为沟通障碍的特殊人群进行治疗。但在工作中,她发现普通人对于日常沟通指导的需求也很高,于是逐渐转型为一名专业从事沟通交流的沟通培训师,被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聘为沟通顾问。
这本书能教你迅速把陌生人变为朋友。从“你到底想说什么?”到“你怎么这么会聊天!”,你只差一次“没话找话"。
短小的寒暄闲聊时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的基础。通过闲聊,我们交流善意,寻找彼此间的相似之处,进而建立起友好的联系。我们每天都在和熟人一起做这件事,但在陌生的社交场合中,鲜少有人能做到和陌生人谈笑自如,这让我们在无意中失去了许多扩展有益人际网络的机会。
这本书教给我们一套任何人都有用的社交方式,不再“没话硬找话”。
情人节的时候,我在朋友圈发了一个保险的宣传活动,朋友知道我加入到保险行业,就和我聊了聊。我问他:你需要买保险吗?他回答了三个字“不需要”!瞬间感觉,几十年的友谊就此了结了,啥话也不想说了。
我的师父跟我说,你要问“你怎么看?”哦,师父说得对,和对方聊天,要多提开放性的问题,而不是封闭性问题。
闲聊也是有技巧的,闲聊更像爵士乐,而非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我们要在轻松缓和的状态下进入闲聊。针对闲聊,这本书中给出了几个原则:
1.不要惹人厌烦
2.不去惹人厌烦
3.要避免寡言少语
4.鼓励使用开放式信息
5.鼓励锚定话题
6.对话的三角区域:你、我和关注对象中,选择中性的第三方事物引出话题
7.(经常需要)视情况而定
举个例子,我问朋友需要保险吗?不是开放式的问话,而是封闭式的,对方只能在“要”和“不要”之间做选择。开放式的提问,是心理咨询中使用的一种技术,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像“你怎么看”这样的问话,是问观点的,不管怎么说都ok,没有局限,就是开放式的提问。
或许有朋友会说,我经常问“吃什么?”是开放式的吗?为什么这个问题会被大家讨厌?往往得到的“随便”的答案太过于发散,没办法继续聊下去。这本书还教给我们一个原则——开放式信息越具体,效果越好。不要笼统的描述,要选用合适、具体的名词,用适当的细节才能让交谈更活跃。吃什么太笼统了,可以在上面加上一些内容,比如,中午我们到万象城去吃美食吧,有哪些是你想吃的呀?
如果你想成为聊天达人的话,《“没话找话”指南》这本书再适合不过了,快来翻翻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