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要注重过程而非结果。相信这句话有很多人都听过,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做事,结果要大于过程!到底哪句话对呢?
结果和过程并非对立而言,没有过程不会产生结果,然而若不提前设定结果的话,又如何去衡量和计算这个过程呢?
所谓过程大于结果,说的是结果型思维、价值型思维。它告诉我们的是--做事的时候,要从想要的结果出发---以终为始!当我们所做的事情能够给他人带来价值,能够通过结果与外界进行交换、能够获得自我能力提升的时候,我们会因这样的结果而激发出更多--做事的信心与动力!进而感受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随着电子产品和网络的全面普及,大家变得越发忙碌了!成人每天都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孩子每天都处于繁忙的学习状态。之前的成人下班后可以安心窝在家里放松和休息;孩子放学后完成作业,也可以跑到外面疯玩儿一把。现在呢?成人下班后要随时留意微信工作群动态,关注单位的临时通知;孩子也要关注班级微信群,查看各种作业和班级事务的通知。
因为网络,我们开始淡化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界限!这样的淡化让我们陷入了一种忙忙碌碌的状态!慢慢地我们成了一只--不断旋转的陀螺,只顾着不停的转呀、转呀、转!却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我在为何旋转?我们为何而做事?我们真正期待的、想要获取的,到底是什么呢?金钱、名利、社会地位???---赵昂老师说-每个人忙忙碌碌、终其一生,想要追寻的不过是人之为人的意义!我认为:当我们没有目标和方向的时候,生活--如同一杯37度的白开水:不冷不热、不愠不火、平淡无奇!
就像这次疫情,很多人都收获了一个超长假期!终于有了一段--能够闲下来的时间!然而,这段闲暇时光,却给许多人带来了无限的焦虑!因为,之前的我们被各种工作和学习事务填的满满当当!没有时间和空间停下来思考---我在做什么?做这个事情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要获取什么?然而,这样的特殊假期:无法正常工作、无法走亲访友、无法进行基本的户外活动!我们被完全闲置了!这样的闲置让很多人心生恐惧,因为他们的内心--不断生出这样的疑问: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能够结束?这就是一种结果型思维,是对于当前阶段和当下境况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思考。
如果你的思考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比如:有的人看到了自己对于美食的兴趣,开始进行每天一道菜的练习;有的人看到了自己对于书法的兴趣,开始了每日书写;有的人发现了自己对于书籍的兴趣,开启了每日半小时的阅读时光。这样的看到,能够让他们安定下来,朝着自己想要去往的结果,开启每日练习!然而有些人,思考过后没有收到任何答案,就只能重复开启--追剧、刷朋友圈、游戏的时光!慢慢地,他们会对这样的时光心生厌倦!感叹生活的无趣!当然无趣了,因为这样的生活看不到结果、寻不到方向!
结果!我们的人生可以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那些对于社会有贡献的人,他们的创造是一种结果!我们的手机--是法拉第到爱迪生、到乔布斯这一群人的结果,所坐的汽车是福特那一代人的结果,米饭有袁隆平的结果…… 从终极角度来看,我们的肉体会腐烂消失,留下的贡献、成就恰恰都是结果!这样的结果,会永久性地留存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有的人要说--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啊,创造不了什么大的结果。是的,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我们确实无法创造特别伟大的成果。然而,虽然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却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独有结果!我们高考的成绩、就读的院校、选择的工作、完成的项目、选择的伴侣、孕育的生命......这些,都是我们创造的结果!甚至我们孩子的生活习惯、习性和心智都是我们留下的结果,即便我们离开人世,这样的结果也会延续下去!
那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结果呢?---“以终为始”因为,只有“以终为始”,我们才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如何做?当我们明白了自己的内心想法,才能摆脱焦虑的困境!只有以终为始,在完成的时候我们才能准确衡量-自己到底做到了什么?所以,今天开始,当你再做事情的时候,停下来,想一想:我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我期待达成什么样的结果?而不是机械地为做而做,为学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