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湖水,和一具破了相貌在诡谲的计谋和阴冷的人性里惨死的尸体,像沉重的秘密锁住深山,沉入那美丽又迷幻的姬神湖。
在真相的水面之下,是貌似令人动容的亲情,裹着乞人怜悯的褴褛,最后统统堕入仿佛审视一样冰冷的姬神湖。
有人岌岌可危的爱情,寻觅新欢;有人不知危险的纠缠,下场凄惨。有人在孩子的教育里无能为力,随波逐流,出卖肉体。沦为交易的性,像一块肉饼一样被标价。至于孩子,被已经迷路的拥护成为凶手,然后成为父母两个年迈的动物之间,荒唐可笑的纽带桥梁。
开局不到三天就开始死人,日本悬疑小说拼的就是针针见血的案子,和欲说还休的逻辑。
为了孩子的入学考试,四个家庭组成的家长联盟来到湖边别墅进行考前集训。男主俊介的情人尾随而至,却在深夜遇害。妻子坦白是自己杀的,丈夫打算报警处理,但其他家长竭力帮助妻子隐瞒罪行,在众人的劝说下丈夫终于加入了毁尸灭迹的行列,然而冷静下来他才意识到这一切非常不合情理。当真相被揭开之时,他却已无法挣脱……
那么本书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里面凶杀案的发生,不需要警察或者侦探对于谜底的掀开,又或者说谜底对于这本书而言并不重要,它只是想彰显主题——为了孩子们的教育,家庭以及父母们背后所堕入的漩涡。
那些警惕且小心翼翼的父母们,即使知道自己孩子成为凶手的概率是四分之一,他们也不愿意去报警,义无反顾的投入到犯罪的善后工作,坚持让罪恶在自己身上留下烙印。
在我看来,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两处,其一当英里子被杀死,藤间等父母“万众一心”的聚拢在一起,对于尸体和所有暴露秘密因素的处理。抬走尸体,绑上石头,毁灭面容和齿纹,然后步步精心的去消除英里子来到这里的证据,他们像个侦探一样分析杀完人毁尸灭迹的方案,冷静又合理,是纯正的东野圭吾的味道。
其二呢!就是剧情的反转,这种反转让人瞠目结舌,全书总共反转了三次,当反转到了高潮,剧情进入封锁期,谜底一步步浮出水面,主题才被钓出来。明明每次反转都如炸惊雷,可偏偏又有理有据,你总是跟不上它的步伐。
第一次发现被杀的英里子是在主人公俊介妻子美菜子的房间里,美菜子也承认是自己干的。当所有事情都看似刚刚好,这个时候突然冒出了藤间,他主动的承担起毁灭证据,并专心致志出谋划策,更深至于上手去投尸入湖。
尼古拉斯赵四说过,一个人太过热心,不是有事,就是有事。所以,身为主角的俊介,要发挥出东野圭吾交给他的事情。他分析了一大通,最后得出结论,杀害英里子的凶手是藤间。藤间可谓是一脸懵逼,但最让他害怕的还不是俊介指认他,而是报警。
最后他向俊介坦白,杀害英里子的凶手是孩子,他们因为保护孩子们,所以才决定毁尸灭迹。事实上孩子在某些方面要更残忍,而在行凶过后,屠刀开始从孩子们的手中交到了父母的手中。在这种社会的背后,母亲们独当一面,可以为了孩子出卖肉体,在老师的安排下,她们跟修文馆中学的职员见面。交易的内容当面谈,这种交易就是肉体的交易。
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在母亲们之间成为一种规则性的事物。这种事情自然不需要告诉男人们,而即使告诉了,他们也都会默认了。
为了孩子们,即使是毫无爱情的婚姻也能变得坚强起来,衍生出荒唐的新型关系。每个家庭在孩子到了六年级的时候,夫妻之间的爱意早就荡然无存了。可是他们并没有想过要离婚,但是太太做出那种事他们心里还是会抗拒的,不可能心平气和。所以慢慢形成了一种变态恐怖的存在方式——“自由恋爱。”保留夫妻关系抚养孩子,同心协力,可是在灵魂上双方已经不具有一丝丝的感情色彩。
我们这些底层出生的人,上什么学,以后出落成什么样,都并不会太在意。在上学这条路上,对待的也不是很投入。我们真真切切感受不到,和没有资格去投身于那些关于孩子上学的交易中;因为我们没有观念和在乎,这种观念和在乎与我们不值一提的出身牵连一起,所以一直到下一代,我们可能才会沦落与之相同。
在书中描述的社会洪流中,人在俗世经历久了,教育与孩子也变成了一种交易。这种很心安理得的潜规则如同挖坟一样令人心惊可怖,她们像每天到超市里买东西,把关于孩子的未来也编写到自己肉体的交易中,而取得孩子们更好的教育。
我不太能接受这是一种亲情,家庭性的书籍,好像是带着赞美的意思,将这种本质性的错误变成一种怜悯的无奈。本就是咎由自取,小心翼翼的像个变色龙,甚至于已经到了疯子的地步,孩子成了一切行为准则的全部,它可以逾越法律的鸿沟,去踏破道德的界限,反正为了孩子,一切行为都是存在可能性的。
纯属荒唐的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