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那年,我有幸遇到了一位老师,他也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学历三年级的我还是朦朦胧胧的,只记得随着母亲绕过一个又一个弯,最后停在了一间颇有历史的小屋子前。顿时,一股奇异而不呛鼻的味道萦绕在我周围。我竟然松开了紧握母亲的手,自顾自地走向前去。这不,终于让我找到了异香的来源——坛盛的浓墨!没错,那间雅舍中摆着许多坛墨,但却丝毫没有影响整个画面的主角——一位笑着的老人。
老人目测年过六旬,戴着厚镜片的老花镜,头发半白,脸上的几道纹一成不变。他总是穿着一身黑,黑得不亮不反光,反而黑得朴素。他时常拿着一个小本子,纪录着什么,眼睛凑得老近,一副文化人的样子。
——他当然是文化人,写了60年字,不是文化人能行吗?至此,就是我们相遇的经过了。练字,本是枯燥无比的过程,老师却将其变得富有趣味。各种书法家的奇闻轶事总是从他健谈的口中蹦入我耳中。他还是一个全全能书法家,楷、行、草、小楷,他都会写。笔画苍劲有力,该细拒粗,精益求精。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小字便难写了——眼睛花,手又抖。但这并不能改变我的敬佩之心。
练字,炼人。写字时心平气和,仔细观察,不仅在写字方面有所体现,在做任何事情上都适用。字写好了,人也该是好了;又有字是人的第二张面孔之说,正所谓字如其人。字也是能反应人性格的。一次,老师看见我写的字又快又锐利,赶忙止住了我,语重心长地说:“人不能过于锋芒毕露,否则会被针对,为人处事要圆润一些。”我一听,顿时明白了。首先,字写得快细节就没有处理好,便不耐看,只能算是平平之作罢了。
老师不止一次感慨,说:“现在年轻人字都写得不好,亏当中国人。”当他听到中考高考书写扣分时几乎是拍案叫绝,这份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担忧与付出,更是令我佩服不已。
转眼数年便逝,老师教诲记心间。感谢——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