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C团队教练”的核心理论体系
·道——知行合一,改变的规律,能量的源头。
·法——“4C团队教练”的基本原则。
·术——“4C团队教练”的基本方法、流程、标准。
·器——对话中创建联结的工具。
·势——高大的自我形象,释放出内在的潜能。
·志——志在必得的目标。
·行——全新的尝试。
·知——全新的认知。
二、改变的整体观——4C团队教练的架构基础
·现状——目标(表层)
·语言、行为(行为层)
·思维(原因层)
·模式(潜意识层)
·场域环境(源头)
现状以及制造现状的语言、行为和思维是可见的部分,而模式和场域环境是不可见的部分,不可见的部分掌控着可见的部分。现状只是场域环境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整体运作的结果,要想改变现状,就需要改变产生现状的整体。
团队教练首先支持团队成员观察现状,接着观察创造现状的语言、行为和思维,通过对语言、行为和思维的观察,看见自身一直无意识重复的旧模式。看见旧模式是发生改变最关键的一步,除非看见旧模式,否则必然陷入无意识重复的陷阱。看见自身的旧模式,就能够有意识地暂停不断重复的旧模式,无意识的语言、行为和思维也得以停止,现状中的问题不再重复发生。只有停止无意识的旧模式,才能开启全新的语言、行为和思维,团队的改变才会发生。
1、 道:止于至善
内涵是知(觉知)行(行动)合一。
不是知道就一定要做到,而是带着觉知去行动,不断跨越已知,不断自我进化。
2、法:打开“三器”
打开“三器”指的是这三个系统边界的打开:认知系统、感知系统、信念系统。
这三个系统首先是封闭且自我强化的,同时它们互相影响、彼此制约,打开“三器”指的是这三个系统边界的打开。
打开认知——超越自我认知系统的边界。
打开感知——超越自我感知系统的边界。
打开觉知——超越自我信念系统的边界。
“三器”的打开按照脑、心、腹的顺序从浅到深,相应的难度会逐渐增加。
第一重边界是认知(脑)的边界——重新整合过去与未来的关系。
第二重边界是感知(心)的边界——重新整合内在与外在的关系。
第三重边界是觉知(腹)的边界——重新整合思考与行动的关系。
3、术:4C模型
Common view:共识(现状、模式)——对应“三器”中的第一器——脑(突破认知的边界)
Connection:联结(需求、渴望)——对应“三器”中的的第二器——心(突破感知的边界)
Courage:勇气(价值观、愿景)——对应“三器”中的第三器——腹(突破觉知的边界)
Co-create:共创(策略、目标)——用行动迈入未知——手(突破已知的边界)
4、器:STEP对话模型
【模型由来:奥托·夏莫博士《U型理论》的四种聆听类型和四种对话模式】
四种对话:
·自我(Self):止于自我的对话是“空谈”。
·事实(Truth):止于事实的对话是“争论”。
·情感(Emotion):基于情感的对话是“理解”。
·意图(Purpose):基于意图的对话是“共创”。
两种对话模式:
保护模式(S+T):在对话中以自我为中心,保护自我的观点和自我眼中的事实,不接纳他人的观点,也看不到他人眼中的事实;
联结模式(E+P):一方可以感知到另一方的需求和渴望,重新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结,形成有温度的场域环境,谈话双方想要的一切都会在这个场域环境的滋养下生成。
5、势:专注“势”的形成而非“事”的解决;专注唤醒团队的生命力而非人的改变;专注从内在释放团队成员的潜能而非不断从外在寻找能量支持。
6、志:可以理解为志向,具体指坚定、高大的目标。“志”生成于内在,和人们的内在状态紧密相关。
“志”的特征
(1)具体可实现的目标。
(2)是内在自我实现的一部分。
(3)超越之前的目标。
(4)与更大的梦想相关联。
(5)为更大系统的整体进化服务。
7、“行、知”:
改变的第一步是“知止”——有意识地停止原本的思考和行动。
在“4C团队教练”中特指那些能够带领团队迈入未知的全新的行动。
行动中的人没有困难
走出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