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两周临近期末考试,每个年级的孩子们都在进行紧张有序的复习备考,四年级的同学们在着两周的《道德与法治》课上学习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时格外感兴趣也格外认真。在学习前,让孩子们通过预习了解了民间艺术是由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集审美特性与实用功能于一体的、充满生活性和乡土气息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陶艺、剪纸、刺绣、服饰、玩具、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种类。它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和民间手工艺等,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
通过视频观看、讨论竞猜等活动让他们了解了糖画、京韵大鼓、苏州刺绣、景德镇瓷器、川剧变脸、广东舞狮、东北秧歌、新疆木卡姆、天津杨柳青年画、陕西皮影、泥人张等等,孩子们直呼“高手在民间”,感受到这些灿烂多彩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要珍惜它,爱护它。随后引导孩子们回想自己热爱的家乡深圳都有哪些民间艺术,通过短视频让他们了解了深圳的烙画艺术、南澳岛的舞草龙以及龙岗坪地的灯笼等等,认识到民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聪敏才智,通常用来满足人们娱乐和审美的需求,包含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祈求。民间艺术的成就蕴含着艺人们的努力与创造,同学们在惊叹与这些民间艺术的多姿多彩的同时也意识到很多民间艺术正在满满退出人们的视线甚至有的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这些现象引起了孩子们对它们前途和命运的担忧,各自课后都努力思考怎样把这些优秀艺术传承和发扬,期待下一课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