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画~临丧乱贴

一日精神比较混沌,拿着毛笔不知写什么好,翻阅王羲之的字贴,被《丧乱贴》吸引住了,便决定临摹此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开始因为"丧乱"二字,曾误会了这是王羲之的一些日常生活贴,还感叹,这名人随便打个喷嚏都是值得研究的啊。于是忍不住开始翻找资料,发现原来这《丧乱贴》原来还有很大的名堂哩。

丧乱:指死亡祸乱。后多以形容时势或政局动乱。想来,王羲之当年正是陷入此局势吧。

原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译文:羲之顿首:时局动乱不堪,先祖的坟墓再次遭到不幸、受到残害,追忆之思之甚、哀号伤心之极,都痛彻心肝,面对悲痛如何是好!虽经立即修复,但无机会飞奔驰往一吊先人,悲哀之情愈来愈深,如何是好!面对信纸泣不成声、悲不成言。王羲之顿首顿首。

丧乱帖,短短篇幅陈述了雄心和惨淡悲哀两种情绪,开始是用行书入文的,随着情绪起伏,草的成份逐步加大,写到奈何奈何,估计痛不成行,干脆直接入草,正是有了这个由行到草的完整过程,有些专家推断此种体式的字更接近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貌,因此在王羲之书风研究学说里,《丧乱帖》是一件难得的珍品,甚至还优于冯承素摹“神龙本兰亭呢。

没想到,这么一篇小文,蕴含了那么多的历史、心情记录和经典的字体,而我写的时候只感受到了惨淡无奈的心情。这样的文字就如一幅画作,不再是字面看到的意思了,或者这也是书法之所以吸引的魅力所在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