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都在读冯骥才先生的《书房一世界》一书,冯老先生的这本随笔集,读起来轻松惬意,没什么压力。不知不觉中,已读完一大半,不偷懒的话,明天上午就能读完。
其实,我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本书了,每次都是打开一本书,看了一大半不想看了,扔在书桌旁,又重新翻开一本新的。总是如此,周而复始,半途而废,读了个寂寞,故此,读书的乐趣和成就感都莫名的丢失了。
冯老的这本书,出现的刚刚好,把我从这种毫无所获的读书状态中拉扯出来,跟随他笔下的文字,让我神游了一番他的书房。一对丁香尺,几个小药瓶,书架上的书,节日的风物,一支万宝龙笔,两把拆信刀,几张老照片,一叠旧手稿,几个意大利小本子,三部自印书,甚至一根老扁担……或普普通通,或平淡无奇,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冯老笔尖写的是物,脑中念的是人,心里记的却是情。
在这本书中,冯老毫不掩饰自己对于书房的喜爱和依恋。他是一个看重细节的人,他所描写的书房里的细节也许正是他人生的细节,当他认真去面对这些细节,一个一个细节写下去时,才发现原来人生这么深邃与辽阔!他说,书房里是一个世界,一个一己的世界,又是一个放得下整个世界的世界。书房里的一切都是作家性格的外化,或者就是作家本身。作家绝不会在自己书房里感到拘束,书房里处处被作家的性情渲染着,这些无不显现着作家的个性、气质、习惯、喜好、兴趣、审美。
在满屋堆积的图籍、稿纸、文牍、信件、照片和杂物中,一准隐藏着作家自己私密和故事,它们可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纪念,或许是人生中一些必须永远留住的收获。书房是安放自己心灵的地方,是自己精神的原点,有自己的定力。
冯老始终相信,人的力量最终还要从自己的身上和心里去寻找。故而,他钻进书房,用一支笔在心中苦苦探寻,去拨开迷雾,穿越困惑,找出道路,找出力量,找出使自己不动摇的动力和思想支撑。书房是他的心居之处,故称心居。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冯老写他架上的书,他说他喜欢被书埋起来的感觉,故而房中除去门窗,凡墙壁处,皆造架放书,书架由地面直通屋顶,真正做到了书房四壁皆书。书是冯老的另一个世界,世界有的一切在书里,世界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冯老在过往的几十年间,读书写书,买书存书,爱书惜书,贯穿始终。
冯老的书房积书如山,一部分图书搬到学院大树书屋,给学生们看,还有一部分捐到宁波慈城的祖居博物馆,就这样,留在书房的至少也还有数千册。书架上的书摆放随性,五花八门,相互参错,虽看似乱糟糟,但他的内心却觉丰盈。像一个世界那样驳杂、深厚,乃至神秘。如果不是爱书之人,又怎会有如此之感?
冯老的书不只在书房,任何房间,到处皆书,图书在他家纷纷扬扬,通行无阻。它们爱在哪儿,就在哪儿;冯老随手放在哪儿,它们就在那儿,但只要被他喜欢上的书,最终一定被他收藏到书房里,并安放在一个妥当的地方。如果不喜欢了,便会在哪一天清理出去。逢到此时,他也暗暗嘱告自己:写作不可轻率,小心被后人从书房里清理出来。读到此处,一个真性情的冯老骤然浮现在眼前,至真至纯,可爱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