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一切为了孩子,大多数是为了他们的面子?”这是在友友一篇讨论教育的文章下看到的留言。或许也是很多人都在反复讨论的问题,我是绝对的不相信父母的“面子”言论,而是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在心之下的行,很多时候不能简单以对错论断。
我曾经是一个打算给孩子完全自由的母亲,我也希望快乐教育能够给孩子美好的未来。但是,我的观念在悄悄让发生变化,没有时间点,那是逐渐思考和更替中实实在在的转变!……
去年,我带着小宝去马来西亚游学,大约20多天的时间里我们除了学校还去了很多地方。小宝在消费沟通的同时,被小卖铺阿姨、的士司机、酒店老板轮番教育。他们用他们的现状告诉小宝,在自己可以做到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努力,否则到他们的年纪,会后悔自己曾经最简单的事情都没能做好,只能选择在面对现实的基础上先养活自己,然后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更好的机会去学习,以此改变自己的未来……
这是来自于陌生人的善意,他们语重心长的告诫,绝不是为了“面子”,而是生存经验的传递。这种教育无关分数与排名,而是关乎如何在丛林法则中立足。丛林法则本就是不公平法则,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因素,由不得自己想怎样就怎样!所以,我们追求的"快乐教育",是否真的能让孩子在未来社会中获得真正的自由?
很多人说美国的教育就很公平,是真正的快乐教育,其实那是上升通道被关闭的假象。美国的精英阶层为了孩子的教育,会在学区房租房,每年交付巨额建校费,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米国很多顶尖大学里,高收入比例远超于普通家庭。这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分层,正是这种教育资源的垄断,迅速固化了米国的社会阶层,让上升通道越来越窄。然而大多数支付不起昂贵的教育费用的人,便只能在快乐的教育以躺平,这是教育的假象,或者说是官方言辞,只是大多数人假装不知道而已!
今天手机收到同学@我的留言,她收看到了一篇关于教育改革的文章,感叹着改革创新的开放式机会:“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考教育的融合发展……”孩子多了第二条命,终于不用卷了!
我很想问她:“国家高考制度取消了吗?中国人不多吗?取消的话,国家如何选拔学习能力强的创新人才?随便一些兴趣班就可以创造人才,还需要学习、竞争、筛选干嘛?”
第二条命不过是为了让人选择心甘情愿的躺平,毕竟现在有学历的本本太多了,岗位不够的情况下,需要社会进行强行分流,把资源和机制向顶尖人才倾斜。而社会需要稳定,也需要便宜的劳动力与消费力,而已!
当真是以为教育改革!君君臣臣父父子,是假话?不过是让大多数人各自呆在自己在原本的位置,一天天想些柴米油盐、打工赚钱,社会就安定了。不是高顶尖,就不要读书,书读多了没有贡献力还容易愤青,如同我这般!
这是现实的悲哀,也是无奈!所以,不在卷中奋起,就在卷中躺平,哪里又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