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一天,偶有闲暇之事可以回味咀嚼。下午四时许,燥热的天气突有氤氲之象,契合喜雨的心境,偶遇同事闲聊招呼两句。
“我看将要下雨了”
其说“切,怎么可能”
“呵”
随后各自夺路寻之所忙, 却不想真如我所算,不消几分钟便真有几滴雨配合落下,心中窃嘲“你还不信”。不过老天也就那么象征性的满足我的虚荣心,搞了几滴也就没有了下文。
于雨想到了一些关于它的各类美誉,有言其涤净心灵,或却有那么点意思。譬如偶遇夜雨,听着滴滴答答的声音,让人沉醉在“静”的世界里,可将所有恼事暂时抛之脑后,且不至于涤净心灵,却可让自己安静惬意顷刻倒是为真。
我之喜雨,是从小养成的,那种雨造静的心态也不过是成人之后遁入世俗才有的感觉。而喜雨是从小骨子里很纯真的喜欢,并没有那么多深奥的道理心境造诣。而从小之所以喜雨很实际的一面,是那时下雨可以不用下地干活,当然对于大人们来说可是一种灾难,下雨杂草又要衍生好多。现今想来,我与野草或其他不适宜在雨天做的活,成了统一战线,而最大的“敌人” 成了大人们和太阳。而北方的天气向来喜干不喜雨,也让那时的我们多了些许无奈。当然大人们也不是不喜雨,只是时间往往与我们冲突,他们多半希望雨下在庄稼需要的时刻,而那时我们在读书也就无所谓。若赶在周末或是假期,不下雨基本就要下地干活,很少有那么碰巧的事,大人们在烧香拜佛时,我们也在“烧香拜佛”。
当然现在已不同过去了,机械化的到来带走了很多劳累的工序,也带走了我的年龄 。以前一个夏收差不多要忙半个月,如今只消几天便解决了所有的问题。那时一个夏收需要几家人的配合才能很快的完成,今天你帮我家,明天我帮你家,晚上有时间轮流蹭饭,啤酒堆成山,如今只需个把人一两天也就完事。那时工序很多时间很长也很累,那时却又很热闹,邻里的关系又很和谐。机械化带走了很多,也带走了“很多”。
如今喜雨,至今也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