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周,写作状态一直不太好。每日思考打卡完成后,总是不太满意,又不知该如何修改,或者说,不想认真修改,总有种草草了事的感觉。
原因在于:
1.情绪不佳。因为四叔的病情一直不稳定,每天盯着手机,想要看到一点好消息,却总是失望。情绪会极大影响个人精力和身体状态,每天下班后,我都有种很疲惫的感觉,内心既愧疚于白天没完成的任务,又不想立即弥补,总感觉全身无力,只想安静的躺一躺。
2.写作上走入误区。看了公众号上别人的文章,就想要去模仿,想要写出和别人一样的文章。问题在于,目前的水平还达不到。模仿别人引用名人例子、语录,却总是不知道该如何将其与自己文章的主题联系起来,让其为自己所用,写着写着会有挫败感,觉得别人能将例子恰当安排在文章中,自己怎么做不到。于是越写越浮躁,到后来索性不想写了。
这样的状态,让过去的一周,公众号更文很水,每日思考打卡也很敷衍,没有一篇令自己稍微满意一些的文章。我又陷入质疑自己能力,不想继续写下去的境地。
以前,遇上这样的挫败,我可能就放弃了,然后继续躺平,回到忙工作、带孩子、做家务、闲暇刷手机、看视频的日子。
但这次我没有。即便周一就感觉很挫败,接下来的每一天,还是依旧完成了每日早起、每日瑜伽、每日思考、每日复盘、每日更文……
因为我学会了去分析。分析自己为什么不想写了,为什么会有疲惫之感,为什么找不到想写的内容……
我发现,自己只是暂时处于低谷期,这样的低谷期,既受家人病痛带来的情绪不佳的影响,亦受最近输入不足,思考不够的影响,更受自己急于求成心态的影响。
但,四叔的摔伤是意外,生活中总有意外,已经发生的意外,无法改变,唯有接受。最近的输入不足,主要在于工作上的忙碌,忙到没有一丝空闲时间可用于阅读。至于急于求成,是因为我用刚开始写作的自己,去和别人比较,期望在短期内达到别人的水平,怎么可能呢?
进而,我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句话,无论做什么事,总会遇到各种困难,会走到看不到希望的平台期,这个时期最考验人。写作之前,只知道别人说的文笔不行,素材不够,逻辑不清晰等困难,真正实践才发现,困难要多得多,心理上的质疑,想要放弃,才是最难克服的困难。
但,遇到困难就不写了吗?心浮气躁就不写了吗,当然不是。想到写作带给自己的改变,不该为这一时的困难的而放弃,所以还在坚持。
所以,接下来一周,继续跟着思考模型打卡。对于写作,不该贪多求快,先按照思考模型理顺思考,不用刻意引用过多例子,给自己造成负担。
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