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每一个学生学生》读书交流总结分享会继续进行着,我认真的聆听着每一个老师的发言,偶尔记录一两句:
七二班班主任魏靖雯:只有看见每一个学生,教育才真正开始。正因为喜欢学生,眼里才有每一个学生,希望每个学生都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的书名很有冲击力,把我重新带进教室。课堂是生命活动的场所,几十双眼睛看着讲台,这是种很奇妙的感觉。因此在这本书里,在欢天喜地的背后,更是她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学生的责任感。比如,让学生写日记、写生活的流水账,进而思考自我。还有,她因为希望学生尽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而对那些不按照常理“出牌”学生的纵容,这都是每个教育者应该秉持的基本态度。
七九班主任张楠楠:由题目“看见每一个学生”可知,本书强调学生的主体程度,我们不仅要看见每一个学生,也要看见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在大多数时间,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刚刚走上班主任的人来说,我们更多的希望学生是一样的,经常说“怎么别人不这样,你和别人不一样呢”这样的话,但每个学生的确是不一样的,他们有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行为方式,而正是这些不同,才构成了多姿多彩的班级生活。作为他们的班主任,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不同,并且学会接纳他们。
七年级语文老师尤卫卫: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看见每一个学生》读到现在,我感觉收获颇多,带给我教学上许多思考,作文,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大难题,孩子们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疼,转变学生观念,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写作,是老师们的心愿……只看见学生还不够,要看见每一个学生办,不可因为日复一日就磨损了初心,万不可因为生活的重复就放弃了理想。
七八班班主任李伟龙:……我就做不到这一点,甚至不太喜欢跟别人不一样的小孩,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没有这种高远境界的呢?想了很多、很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自己不够有耐心、爱心,不希望这些不一样的小孩打乱自己正常运行的工作生活。教育管理学生总想毕其功于一役,那可当真是天方夜谭了。所以,能够包容那些不一样的孩子,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犯了错,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这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当学生屡次触及老师的愤怒点,多一点儿耐心,多想一想,他只是个孩子,总犯,那就多加开导呗,石头都可以捂热。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比起工于n役……
听着老师们的的发言,我很感动,感动老师们读的很认真、读了进去,更感动老师们对工作的认真反思,听着他们的分享,我似乎看到了每一个老师的成长和进步,一个美好的夜晚,只因为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