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只有广泛深入群众,倾听民声,才能更好地做好民生工作。自2018年全国两会开设“三大通道”以来,代表、委员们讲述履职故事,部门负责人回应热点话题,备受关注的“三大通道”成为展示中国民主、开放、自信形象的平台。社会要发展,就要倾听各行各业的民声,全面及时地满足群众最基础、最普遍的需求,通过各种方式,又快又好地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做到民生连民心,民心聚民力,落实民声,方能保障民生,惠及民生。
倾听民声,优化公共服务内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广大农村落后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公共娱乐文化、健身设备等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就业也难以保障,导致幼无所育、老无所养,严重降低民众的幸福指数,影响群众的获得感。因此,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切不可为了发展经济而忽略群众呼声,这是一种错误的政绩观,应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倾听民意,再进行科学规划改善民生。
倾听民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城乡二院结构差距大,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存在看病难、看病贵、居住环境差等现象。近几年通过政府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从户籍改革到文化惠民、从暖心工程到脱贫攻坚,社会资源配置逐渐均衡,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社会公平正义。
倾听民声,提升基层治理效率。伴随着国家出台乡村振兴、教育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各级政府统筹协调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如统一电子社保卡,群众看完病可线上支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群众负担;不仅如此,群众还可通过互联网查询各类信息等线上业务。真正实现了让民众少走路,数据多跑路。民生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积极主动落实每一项政策、每一条诉求,只有把民声落到实处,脚踏实地的解决群众问题,真正改善民生,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讲话中多次引用这句话来阐明深刻的治国之道。只有让民生跟着民声走,让社会基层治理优化、让社会正义弘扬、让政策优惠落地开花。以民为本,倾听民生诉求,才是发展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