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厂”里种“农田”要适销对路
春节回家,老家的乡村旅游火爆异常,各种记忆中的习俗被挖掘开发,吸引了大量游客亲身体验。与之对比,县城的博物馆门可罗雀,清冷异常。同样是传统文化,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在于后者没有找到将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的正确途径。
我国传统文化诞生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快速迈入工业化社会,传统文化已经无法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环境,被大家慢慢抛弃。如果说从农业社会的“农田”到工业社会的“工厂”是世界发展大势,那么在工业社会保护根植于农业社会的传统文化,就相当于在“工厂”里种“农田”是逆势而为。
“工厂”里种“农田”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将文物集中起来放在博物馆,可以成立研究所局限在学者范畴,但这都不是真正科学的种田方式。传统文化传承是目的,保护只是手段,将文化局限在博物馆内,虽然保护了却没有传承,只有将文化融入日常生活,通过旅游等方式开发利用,才能让传统文化适销对路,重新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