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选贤任能,用好干部,端正用人导向,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治本之策。
什么是贤能,怎样的干部是好干部,这需要“切一刀”,定一个标准。
“贤”要有信仰,要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放在心尖上,要有政治定力,不为形形色色的诱惑所左右;“能”则既要能够独当一面,又能合作共事,能妥善处理实际问题,干出新业绩、开拓新局面。“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更是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提出,赋予了干部标准新的时代内涵,不仅为组织选人提供了遵循,也为组织培养人明确了重点,更为干部自身成长指明了方向。
同时,好干部的甄别和选用又不能“一刀切”,一段时间,社会上对好干部的评判,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有的以人缘论干部,误把老好人当作好干部;有的以选票论干部,简单以票取人,“谁的票高谁就是好干部”;有的唯GDP论干部,“干部好不好,经济指标说了算”;有的甚至以人缘论干部,“有才没才看口才”,造成“干得好不如说得好”。凡此种种,都是对好干部标准的片面认识和庸俗理解,既不利于事业发展,也影响干部健康成长。所谓千人千面,抓住“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准绳,为千人画千像,把精准科学选人用人贯穿到加强和改进干部工作的全过程,选出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广泛接触干部,通过调研、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等,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看其见识见解,观察对群众的感情看其秉性情怀,观察对名利的态度看其境界格局,观察为人处事方式看其道德品质,观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看其综合素质,全面了解人选的德能勤绩廉表现,掌握干部的“活情况”。要加强综合分析研判,突出政治品质、道德品行、作风表现、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综合分析,既重政绩又重政德,对干部作出实事求是、客观准确的评价。
要严格标准把关,坚持好干部标准,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使真正优秀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把“带病”干部坚决挡在门外。要坚持事业为上,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事业需要、岗位要求与人选条件有机结合起来,以事论人、以事择人,依岗选人、人岗相适,让优秀干部用当其所、各展其长。要开阔视野选人用人,着力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提高专业化水平,坚持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相统一来衡量干部的专业素养,不搞简单的专业对口,注重实践经历磨练,在众多可能的人选中把最合适的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