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重新认识了”速成"

2017,5,5

“速成”,顾名思义,大抵上应该指的是“迅速成功” —— 那当然不可能了!因为绝大多数成绩(暂且不说那么大的“成功”吧)都需要时间的孕育,而时间可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意志而改变其速度,对不对?

虽然“迅速成功”绝对不可能,但, 快速入门 ,绝对是有可能的,这很容易理解吧?

并且,很多人可能没认真想过:

快速入门不仅是绝对有可能,而且还绝对必要 !

这也许算得上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好运:不知道为什么,从一开始我就对学习这事儿感兴趣,并且从来没有对它厌烦过,乐此不疲许多年—— 不需要谁教育,不需要谁灌输,甚至我都有幻觉:感觉自己天生就是终生学习者。

于是,我一直在研究学习这事儿。连我的第一个微信公共帐号名称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近期我会再开一个微信公共帐号,是什么,暂且保密,不过,我赌一件事情:大家一定都用得上哈!):

- 第一个“学习”是动词,第二个“学习”是名词,第三个“学习”是动词……

- “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意思是说,要先学会“学习”,然后再去学习!

我的motto 放在那里很多年了:

终生只有一个职业:学生。

这里的学生,指的并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的学生,而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愿意学习任何事情的人。

这么多年来的应试模式让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学习的目的了。

似乎我们学习每种知识都是为了考一个好分数,如果考试中会出这方面的题,那这种知识就是“有用的”,如果不在考试范围,那就没有学习的必要了。

上学的时候采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学习还情有可原,但是如果把这样的思维模式深深地植入进操作系统里的话,对于我们的生活多半没有什么好的影响。

你学习英语不光是为了考个好分数,更是为了获得第一手的资讯,能和这个世界保持联系;你学习编程,不光是为了什么资格证,而是为了把自己从繁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只有真的理解了学习的目的,才有可能真正把“学生”当作一生的职业。

再进一步,我甚至觉得教育这事儿,之所以历史上屡战屡败(虽然屡败屡战也是事实),就是因为它一直以来缺一个重要的底层架构:“元教育”(Meta-Education)—— 这是我杜撰的一个词,来自于“元认知”的构架。“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关于思考的思考”,那么“元教育”,就是“关于教育的教育,关于学习的学习”; 元认知用来思考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合理, 元教育用来实践、检验自己的教育是否有效……

学习任何一个学科的时候,都有一个概念很重要(再一次是我杜撰的概念,当然换一种说法,这不是“杜撰”,而是“真正的原创”):

最少必要知识

我甚至专门为它杜撰了一个英文缩写:

MAKE: MinimalActionabl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需要获得某项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在最快的时间里,摸索清楚最少必要知识 (MAKE)都有哪些?然后迅速地掌握它们,在那一瞬间,任何人都完成了“快速入门” —— 屡试不爽。

举个例子。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觉得自己没有艺术天分—— 貌似事实也确实如此,你看看绝大多数人的PPT 就知道了,那个难看啊!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起码学一点点的设计原理的,在任何地方都用得上。不一定非要成为专家,但哪怕掌握一点点的常识,都可以迅速做到“胜过绝大多数人”……

那么,设计的“最少必要知识”是什么呢?其实,只需要记住两个词就可以了:

- 简洁

- 留白

就这么两个词,足以打败绝大多数人。所谓“简洁”,有很简单的实施方案:在任何一个视觉框架之中,都要尽量减少各种元素数量、比如形状数量、线条样式数量、颜色数量等等,控制在3 个左右。比如,最多三种形状,最多三种线条,最多三种颜色,最多三种字体…… 所谓的“留白”,更简单,就是一定要留出61.8%(其实这是黄金分割数字)的空间(或者反过来,只占用最多61.8% 的空间)……

Over.

以上的例子,你两分钟就读完了;就算我当面讲给你听,连说带比划,甚至给出一些具体示例,也不过最多用5 分钟时间…… 可若是你真的严格遵守这两个小原则,你会发现的,90% 以上的人在这个小细节上就被你超越了。

我们之前谈到过什么是落后,当初有很多读者表达了自己的焦虑。

其实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拉开人和人之间差距的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秘密”。你看,我只用了短短几段文字,就已经帮你甩掉了90%的人了。

所以想要成为那前10%,甚至是5%的人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真正重要的是愿意开始行动。

我们作为人,其实“硬件”方面的差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别人能做的事情,只要掌握了合适的方法,你多半也能做到。

但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差别却非常大呢?因为我们搭建的“操作系统”非常不同。

所以我们这个专栏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大家升级操作系统。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

我拿开车也做过例子。开私家车的最少必要知识是什么呢?一个字就够了:“慢”。相信我,这一个字能避免绝大多数的车祸—— 虽然很多人喜欢炫技,认为那些开车慢的人“太肉”,但,不争的事实是,这一个字不仅已经够用,不仅救命,还少害很多命。

我还专门写过一本书(没有发行纸质版,全部公开在zhibimo.com 网站上):《人人都能用英语》。掌握一门外语的最少必要知识都有哪些呢?

1. 认识字母

2. 认识音标

3. 会查词典

4. 懂基本语法

5. 会查语法书

6. 会用 Google 搜索引擎

好了,这些都会了的话(其实,初中毕业之后的我们,事实上确实都会),“入门”已经彻底完成了,再下一步,只剩下所谓的执行,一个字而已:

用!

不得不慨叹:“英语”真的是一个绝佳的、经典的、“大面积社会化学习失败”的案例。全国人民从小就开始“学”,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本科四年…… 一晃16 年过去,天天“ 学 ”,就是坚持不用 !你若是认真地问,“你们为啥光学不用呢?好奇怪!”他们的回答一准是相同的:“没有环境!” —— 哈!这太荒唐了,这就好像没有厕所就坚持不小便了一样…… 这个类比可能比较不雅,但非常精准。

我在一块听听(微信服务号)上为一个英语培训机构办了个栏目,名字叫《 天天用英语 》。现在上万人每天至少读一篇“新鲜热乎”的当日美国主流媒体文章,查单词、查语法书、做笔记、听讲解、复习再深入…… 有了最少必要知识之后,就要把英语用起来—— 掌握一门外语用来干什么呀? 天天用来获取一手信息还不够嘛!

学习我们这个栏目的最少必要知识是什么呢?

元认知能力

一旦我们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合理、有效,那么我们的思考质量只能逐步上升,没有其他可能。够了!够了!!可以开始天天用了,可以开始天天进步了…… 快速入门已经彻底完成,剩下的,不是“学”,是“用”,是“践行”,是在用的过程中纠正,在践行的过程中发现,在错误中不断改进,在不足中不断弥补…… 是为“精深”。

把“最少必要知识(MAKE)” 这个“元件”装进自己的“操作系统”之后,你再去审视任何你想习得的技能,你就会发现,长期以来挡住你的只有一件事儿:

你居然以为你能一上来就做得很好!

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谁能一上来就做得很好呢?就好像我们走路一样。人类天生就有走路的基因,所以,用不着什么学步车,早晚能够走路的—— 刚出生的婴儿,只不过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到自己的腿力健壮到富余地支撑自己体重,并且可以保持平衡而已…… 然后呢?起步过程中,蹒跚、跌撞、然后就正常了—— 正常到此后一生不出太大意外的话就可以一直“无意识地行走”……

学习能力也好、执行力也罢,最终的核心只有一个:

刚开始的时候,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笨拙。

我们普遍对于孩子有较多的宽容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觉得他们做得不好都是正常的,没有人会去嘲笑一个刚刚蹒跚学步的孩子。

但是为什么我们长大之后,却变得畏手畏脚,不敢尝试和挑战了呢?

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并且在其他方面已经有所成就。更重要的事情是我们觉得在任何其他领域,我们也应该表现得足够好,或者至少没有那么烂。

但是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

面对陌生领域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蹒跚学步的孩子啊!

如果你三十岁的时候心血来潮,想要学习一门外语,比如说法语。那么当你开始学习法语的时候,你其实和刚开始学说话的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不是一个已经把汉语说得足够流利的一个三十岁的成人。

如果能够把这件事情想明白了,就不会背上太多不必要的包袱了。

接受自己的笨拙,理解自己的笨拙,放慢速度尝试,观察哪里可以改进,再反复练习,观察自己哪里可以进一步改进,再反复…… 这是学习一切技能必须的过程—— 关键在于:

1. 尽快开始这个过程;

2. 尽快度过这个过程。

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已经没有人怀疑我的文字能力。可当年我刚开始的时候呢?且不说有没有人怀疑我的文字能力吧,我自己都知道自己不咋地。

这是2005 年我搭建好自己的独立博客网站之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绝对是“励志典范”:你看那时候我能写出来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能写出来的长度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字形容,“屎”,三个字形容,“特别屎”…… 虽然,即便在那个时候,我已经确立了自己的一些基础价值观,比如,“鼓励所有人”……

问题在于:写得不好就不写了吗?写得不好就不发表了吗?还有个小的博弈局很多人想反了:我写文章写的不好放出去,或者我英文发音不标准讲出去…… 事实上受伤的又不是我!

我们要能意识到不应该把“面子”这种需求变为我们的刚需,因为它是阻碍我们成长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面子需求”,毕竟没有人喜欢在别人面前出丑。但是当我们发现这样爱面子的举动,会让我们止步不前,无法成长时,就要果断地帮助自己摆脱这种束缚了。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

动用我们的元认知能力。

要想真正摒弃掉面子这种“刚需”,就要想清楚对于自己来说,更重要的是什么。

练习时丢的脸不可避免,因为没有人能够在开始的时候就做好任何事。但是因为怕丢脸而不练习,那么,随后每次需要用到相应技能的时候,其实也都是在丢脸,而且这种丢面子的次数上不封顶。

其实,能够想明白“丢面子”是迟早的事。当你知道哪一个更能给你带来好处的时候,抛弃掉这种刚需就不是那么难的事情了。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非常难得,因为这样的例子,不仅仅属于“讲清楚”那一类,更为重要的是,这是“我做到之后拿出来的经历” —— 是为“铁证”。

讲到这里,可以重提我对“执行力”的一个定义了(其实我对“执行力”有很多个定义):

看一个人执行力强不强,就看他在做得不足够好的时候是否持续地做……

绝大多数“废物”的特点是一模一样的:但凡觉得自己做得不够“显摆”,有可能被别人鄙视,就马上不做了—— 进步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维持所谓的“形象”(面子)才是他们真正的刚需…… 而一旦有什么可显摆的东西,他们就会一生只关注那一个东西—— 非常“专注”。于是,进步对他们来说天然不可能。

投资也一样,刚开始的时候,一定笨拙啊,只不过那个笨拙是在脑子里发生的。但不好的结果真正出现之时,“丢人”更严重,因为不仅丢人,连钱都跟着丢掉…… 但,做的不好就不做了吗?不持续做,不反复做,哪儿有机会改进、修正、总结、进步呢?当年,我的美股账户是新东方的同事帮我开的,一点都不夸张,等我能熟练操作账户了,都已经是六个月过去了!岂止笨拙,干脆是足够愚蠢。那又怎样呢?在那之后没多久我就开始写脚本操作账户了…… 后来做天使投资,第一年下来,颗粒无收—— 这是真的。那又怎样呢?我这种人是不可能得出那样的结论的:“也许我不适合干这事儿吧?” 我从来都相信自己一定会有进步的,只不过,需要时间而已—— 可时间是我的朋友(哥们)啊!我怕什么呢?

“也许我不适合干这事儿吧?” 绝对是一切失败者的墓志铭。甚至,都可以干脆改成:“也许我不适合来到这个世界吧?”(有的时候,刻薄一点会让自己异常清醒……)

做生意也一样。很多人都有开店的梦想—— 虽然,那在我们的分类里,只不过是比较初级的创业。开店的结果,1/3 的概率赚钱,1/3 的概率维持,1/3 的概率赔钱,这貌似并不是智商能够决定的结果,因为只要是人,总有想得不周到,甚至想错的时候。第一次开店失败了,那就不再开了吗?第一次开店很辛苦,没怎么赚到钱,那就不再开了吗?很多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真的是这样的,马上得到一个结论“唉,我可能不适合干这个……” 然后呢?然后人生就那样了。

我身边的朋友若是想要开店的话,我都是鼓励态度的,原因很简单:我觉得这是起步做生意的一种常见途径(事实上,在我眼里,连上班都是做生意,因为同样在出售自己的时间嘛!),顶多,我会给上一个最具价值的建议:

你要给自己输两次的机会。(也就是说,要拼倒那两个1/3……)

不要押上全部去开店,不要借钱去开店(不仅押上全部,还要加上杠杆),虽然也有人这样成功,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么做会使自己失去良好的心态—— 以后你会越来越明白的,一切都发生在自己的脑子之中,所谓的心态,其实不过是大脑正常运转的状态。大脑不能正常运转了,会有什么好事儿自动发生呢?能发生的全是灾难。

如何防止大脑进入错误的运转模式呢?我们之前就提到过一个概念,能够有效防止你掉到这种坑里去:

长期。

如果你关注长期,就会知道别人的看法其实只是暂时的。甚至你能看到自己成长之后,会自动离开那些喜欢说风凉话的人,因为你们已经不在一个层次里了。

如果你关注长期,就会了解进步和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起始的框架则需要快速搭建,这样我们才有改进的空间。

如果你关注长期,就会对自己更加宽容。没有人能够每时每刻都保持高速的增长,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上升的,但这一点只有那些真正关注长期的人才能看到。

能够深刻地理解“长期”,懂得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我们一时糊涂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做过赚钱的生意了,就有更高的视角去思考“成长的生意究竟是什么”;做出“有成长的生意”了之后,才有机会去思考如何找到成长率的爆发点…… 还有这种可能性:因为经过长期思考与行动,才真正认清“成长率”的难得,所以才认真在已经验证过的企业之中寻找二级市场投资机会—— 否则,就是绝大多数人,以为那是“炒股票”而已,把所有的注意力都不由自主地放到了“炒”这个字上且自以为是。

不开始行动,一切都是虚无。所以,要尽快开始。刚才就说,1) 要尽快开始那个过程;而后,2) 要尽快度过那个过程。如何尽快度过呢?

掌握最少必要知识之后马上开始行动,而后就要把注意力专注在改进之上 。

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存在。尤其是别人的看法—— 把注意力放在事实上,而不是别人的看法上,你自己知道自己的看法常常是不准确的,是需要不断修正的,那你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呢?因为他们的看法和你的看法一样往往并不准确—— 多么简单明了的事实啊!

有一个魔法一样的现象:

当你专注的时候,时间飞速流逝……

所以,专注,事实上是“尽快度过那个(笨拙的)过程”的核心方法。之前的文章里,我们也分析过,“长期”这个概念,在每个人身上有着不一样的长度,同理来解释,也很清楚,对专注的人来说,他们的“长期”比不专注的人的“长期”更短—— 短出很多很多……

讲到这个深度,我们甚至应该重新审视“速成”了:即便“速成”普遍不可能,但,人和人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有的人学了很久都没有“入门”,有的人掌握最少必要知识之后,不仅迅速入门,还要迅速展开行动…… 而这之中又有一些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只在意自己的改进,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他们的长期被他们的专注与行动缩短了许多许多,于是,他们相当于“相对于大多数,更为迅猛得到达了成功的里程碑”,这有什么奇怪的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