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 活在当下,此时此刻正散发着耀眼的奋光芒。
√ 我的课题,他人的课题
√ 目的导向论,
√ 他者贡献,活着就有用,自我接纳,存在价值
书中是以问答的形式展示的,这里记录也延续这种形式。
Q1 如何客观,全面的看待这个世界?
逐步信任也隐含着一种危险,那就是过分认同并忠诚于一种信条,不知不觉间开始通过一根管子去观察世界和人生,要命的是这根管子比你想象的更细,哪怕是你经常反省这一点,其实人大多数都是偏执的,只愿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我们大多数都在“管中窥豹”。能解决的办法,就是多学习,多包容,多思考,多接纳,尽量的把这根管子变大点。
Q2 过去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如何看待它,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 。在阿德勒的学说里,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目的”服务。 延伸:任何可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告,事实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Q3 人际关系如何?
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Q4 未来如何?
现在是我们唯一经历和拥有的,不要为未来过多的烦恼,但可以适当地设立目标。 原来,我们一直缺乏勇气让自己过得更好 。
Q5 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如何?
客观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世界便逐渐露出真面目。人们不得不接受“我只不过”之类的现实,原以为等候在人生路上的一切"可能"都变成"不可能"。幸福的浪漫主义季节转瞬即逝,残酷的现实主义时代终将到来。 主观世界:人的精神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你要选择活在哪个世界? 参半吧。
Q6 为什么那么急于得到答案呢?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没有什么价值。想起了《奇遇人生》中周迅的那一期,她向教授提问逆境中要有怎样的精神?教授给的回答直接体验比问别人更简单,人生的路是需要自己走出来的。
Q7 与世界的沟通方式?
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请不要忘记“必须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虽然可能是很严厉的道理,但也很简单 ,不用你不是你,只是要你重新选择下。
Q8 和社会的关系?
承认就是很了不起的态度,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人活在世上,处于关系中或多或少都受会受伤和伤害他人,能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自愈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Q9 孤独的命题?
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而是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就联想到一句话,你在你的世界里就是全部,并不孤独。
Q10 自卑的问题?
这个世界是客观的,不过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观里,所以自卑,自信,自傲是可转换的。 不够强大从而自卑,借着借口不求改变,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自由,也更愿意维持现状。 长痛不如短痛,勇敢的面对自己,想要成功,该吃苦还是要吃的,这才有自信的底气。 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真正自信的人,一定是虚怀若谷的,因为他撑得起。
Q11 合作朋友的人际关系?竞争对手的人际关系?
无法真正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祝福。但从竞争的怪圈出来也就摆脱了或许会输的恐惧,变得能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之作出积极贡献,当陷入困难时你随时愿伸出援手,那他对你来说就是可以称为伙伴的存在。 眼镜模糊了,只能看到眼前的胜负就会走错道路,我们只有摘掉竞争或胜负之争的眼镜才能改变完善自己。
Q12 相貌焦虑?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其他人是你人生中的过客,才是我人生的主角,我在意我人生的只有我,所以听谁的,不是很明显吗。
Q13 两种意识是什么?
首先,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Q14 改变?
你改变了,周围也会改变。不能等别人发生改变,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如果我改变,世界也会改变,而我之外的任何人都不会为我改变世界。
Q15 自己的人生课题?
把自己和别人“人生课题”分开。这一点需注意,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此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并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马儿喝水,你可以把马儿带到河边,而要不要喝水由它决定。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是啊,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有面对被讨厌这种状况的勇气。
Q16 共同体?
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校中所受的苦只不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当我们在人际关际中遇到困难或看不到出口时首先应考虑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原则,世界变大点。
Q17 一个有意思的观点?
表扬他人时,心中多少会有些“操纵”意识。人类啊。
Q18 人怎样才能获得勇气?
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人只有在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如果按照存在来考虑的话,我们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Q19 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我要利用好“我”。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举个例子,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是自我接纳。 神啊,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请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请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Q20 可以悲伤的我们?
悲伤时尽管悲伤就可以。因为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为,以至于与任何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要下雨就下,雨过天晴就好,熬着不下会憋坏的。
Q21 错误原因?
人际关际不顺利既不是因为口吃,也不是因为脸红恐惧症,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Q22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从这一刻,就能变得幸福。幸福感等于贡献感,主观来说。
Q23 当下的力量?
在舞蹈中,跳舞本身是目的,最终跳到哪谁都不知道。当然作为跳的结果最终会到达某个地方,因为一直在跳动所以不会停在原地但并不存在目的地,舞动人生。
Q24 路上与终点?
到达目的地之前的道路和还没达到目的地,这两者在意义上来讲都是不完整的。在路上是现实,到达目的地是潜在性人生,都缺一不可。
Q25 人生最大的谎言?
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之前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天大谎言。能改变的只有现在,人生是由无数个现在构成,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把自己归还给自己。此时此刻正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是的,那种光强烈到根本看不到明天之类的事情。
Q26 被讨厌的勇气?
必须有人开始,那就由自我开始,不用考虑别人是否合作,我要做好的只是自己的课题,拥有被讨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