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新的内涵。着眼于基层治理领域,“枫桥经验”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完善,是创新赋予了基层治理新的动能,提升为民服务效能。以创新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要做好全局系统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社会效益。
创新要坚持系统原理,推动各领域建设全方位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我们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坚持全局观念。随着时代发展,“枫桥经验”内涵已经扩展到防范各领域的安全风险,这是时代的要求,是系统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木桶效应”启示我们:“一桶水”的容积大小不是取决于长板多长,而在于短板多短。因此,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离不开系统优化及各要素有序化建设。在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新三步走”战略统筹打造近、中、远梯次衔接目标,加快推进军事理论、军队组织形态、军事人员、武器装备各要素现代化,以全局性、有序性策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
创新要坚持人本原理,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在革命战争年代,“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更是要突出以人为中心的鲜明导向。在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盘活基层治理效能,在全国某些社区的开展的“大妈调解团”“楼道微自治”等活动便是有力实践。在管理学理论中,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强调要突出员工的参与性,包括决策的制定及自我管理,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是创新的有效捷径。
创新要坚持动态原理,突出发挥社会效益导向。权变管理理论要求组织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创新的方向转向“互联网+”“智能+”,上海地区的全社区视频安全监控、教育行业政策大调整背景下的新东方业务转型、乡村全面振兴领域,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项目打造基于物联网的乡村智能化治理模式等便是充分有力的证明。秉持动态原理的创新,亦要突出社会效益,“枫桥经验”的新时代创新拓展了各领域的安全建设,基层治理的创新必然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平稳有序的社会秩序,推动基层组织和谐稳定。
以创新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要统筹各领域、各要素间的有序系统关系,做好协作与整体提升;要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突出群众参与,坚持以人为本;要秉持权变理论,做好顺应时代的动态调整,建设符合社会要求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打造高质效、信息化、强服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