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十大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经济学十大原理五:贸易可以让大家共赢_腾讯视频

今天要探讨的是经济学十大原理第五条——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这个原理听起来有点矛盾,因为一说到贸易,我们就会想到竞争,想到谁输谁赢。那为什么说贸易可以共赢呢?

哈喽 韭友们,我是段飞,一个读书不多、略懂财经的微胖大叔

我们想象一下,假如你们家种100斤粮食需要60天,做100件衣服需要90天,邻居老王家种100斤粮食和做100件衣服,分别需要90天和60天。如果各干各的,150天后,你们两家都将拥有100斤粮食和100件衣服,如果分工合作,你家只管种粮食,老王家负责做衣服,150天后,你家收获250斤粮食,老王家有250件衣服。100斤粮食换100件衣服,你家将有150斤粮食和100件衣服,老王家100斤粮食和150件衣服,比单干强多了。让每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最终的总收益更高,这就是分工和贸易的好处。

有人说,这个例子太理想化了,两家的优势刚好完美互补,如果你家什么都比老王家强,就没必要进行分工和贸易了吧。这里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比较优势。它的意思是,即使对方做得比你好,只要机会成本更低,你就有优势。

这个概念有点抽象,我们回到前面的例子,你家种100斤粮食和做100件衣服还是只需要60天和90天,老王家则分别需要120天和100天,这两样事情你家都比老王家厉害。不分工的话,150天后,你家有100斤粮食和100件衣服,220天后,老王家有100斤粮食和100件衣服。我们看看分工后会怎么样?你家种粮食,老王家做衣服,150天后,你家收获250斤粮食,220天后,老王家有220件衣服。老规矩,100斤粮食换100件衣服,最后你家有150斤粮食和100件衣服,老王家100斤粮食和120件衣服,还是比单干强。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从比较优势的角度,虽然你家种粮食和做衣服都比老王家厉害,但是老王家做衣服的机会成本更低。大家还记得第二条原理机会成本吧,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所放弃的东西。90天你家能种150斤粮食,用来做衣服的机会成本就是(90/60*100=150)150斤粮食,而老王家用90天做衣服的机会成本才(90/120*100=75)75斤粮食。由老王家负责做衣服降低了两家的总成本,所以最终的总收益更高。

从总收益高低的角度,比较优势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贸易能让大家共赢。我们举的例子是极度简化的,真实世界的贸易关系则要复杂得多,除了总收益高低,也要考虑收益如何分配,尤其是国际贸易,还涉及到很多特殊行业和国家利益问题,不能简单粗暴地分析。

总体来说,我赞同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理念,提倡自由贸易,因为我相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分工和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祝贸易更自由,祝韭友们更幸福!

好了,咱们一起多学常识、少听忽悠!

新朋友请看看结尾的温馨提示,感谢捧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