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去年11月份,我报名参加了一个父母课堂的学习,在课堂结束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留了一份作业,是每天给孩子写鼓励条,坚持21天,并且在学习群里打卡,同时,我也看了很多育儿方面的书籍,深知鼓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于是我开启了给孩子写鼓励条的旅程。我每天都非常注意孩子一些好的行为,比如,他对写作业时间的安排,比如他按时睡觉,比如他帮我收拾碗筷,比如他写字上的进步,我都进行了及时地捕捉,我坚持了21天,并且每天在群里打卡。我觉得我已经养成了对孩子鼓励的习惯,因为我每天发布鼓励条的时候,会得到老师和其它家长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变化,我们的亲子关系更加融洽了,孩子比以前更好沟通了。那我现在回顾这个过程,因为要完成这个鼓励条的任务,外加对自身对鼓励的认识,是我做这件事情的前提条件,而我写了之后,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孩子的变化是促使我坚持我的行动的原因。
A2
1.想要改变的行为:在疫情结束前,我要控制自己的手机使用时间,改变自己使用手机的习惯。行动如下:
(1)在手机设置里启动健康使用手机,设定3小时时间;
(2)当想拿起手机时,问自己几个问题:a.真的有非要处理的事情吗?b.如果答案是肯定,迅速处理,如果答案是否,可以暗示自己这点零碎的时间可以活动一下,也可以看会书;
(3)上厕所不带手机;
(4)晚上10点调至静音,不处理任何信息,睡前可以听会樊登读书。
2.前提条件: 做出以上改变的背景是疫情开始宅家后,使用手机时间过长,导致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减少,伴随睡眠质量差,为了改变现状,所以做出以上改变。
3.预测结果对行动的影响: 如果我的健康使用手机连续一周都控制在3小时以内,奖励自己一件新衣服吧!我想,有了这样的行动,并最终养成了健康使用手机的习惯,近期的结果就是睡眠规律了,精神好了,长期的结果是身体好了,与孩子家人的关系更加亲密了,更重要的是节省下来的事情我会让自己得到更大的成长,这样的结果会不断激励我坚持我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