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新时代家长,没有点儿焦虑会让你看起来不太正常。我正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焦虑大军里的一员。每天被各种自媒体文章绑架,不学这个将来高考要吃亏,不学那个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托新冠肺炎的福,这个假期过得尤为“充实”,口袋里的钱被掏空不说,还被校内校外各种线上打卡累得喘不过气。当家长属实太不容易。我决定自救,开始思考怎么给自己减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打算从教孩子学会成长型思维方式开始。
第一次接触成长型思维方式是在学习正面管教的时候,有一条法则要鼓励孩子不要表扬孩子。“这么难的题你都能做出来,你真聪明”属于表扬,而“这道题这么难,你做了很久都没有放弃,最终你战胜了它,看来你的坚持与努力见效了”这属于鼓励。刚开始觉得很难理解,也不能活学活用。看了《成长型思维训练》以后才明白,表扬(固定性思维)是在强调那些没办法改变的天赋(比如聪明);而鼓励(成长型思维)则是着重突出过程,让人们感受到素质、能力、才华这些特质是可以通过努力与坚持培养出来的。毅力不正是我一直想让孩子具备的重要品格么,这本书真是我的救星。
女儿有个毛病,她是个急性子,遇到困难喜欢发脾气,容易放弃,还总埋怨自己怎么这么笨。我知道这是固定性思维在作怪。固定性思维模式认为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成长型思维人的才能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培养出来的。《终身成长》的作者德韦克在书中指出这两种思维主要在五个领域有明显不同:挑战、障碍、努力、批评和他人成功。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自己应该避免挑战,以维持聪明的形象。在遇到障碍与挫折时,通常的反应是放弃。否定努力的正面意义,如果必须努力,说明你不够聪明或不够有才华。害怕别人批评的声音,害怕犯错误,无论多么有建设性,都会被忽略。当看到他人成功时,会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引发不安全感和脆弱感。而成长型思维则渴望迎接挑战;不惧怕失败,把它视为一次学习的机会;遇到挫折能展现出百折不挠的精神。珍视努力,用汗水为成功铺平道路。不惧怕批评,把它看作重要的反馈,对学习和进步有所帮助。当看到他人成功时,向他人学习经验,以此帮助自己成长。
明确了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区别之后,下一步根据《成长型思维训练》的内容,每个月选取一个主题,逐步实施计划,激励女儿不惧怕失败,发挥无限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