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书从心中“流过”,便有意义

“流水式阅读”,是指这样一种读书方法: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与之相反的读书理念是“存储式阅读”。这种传统的阅读模式注重将书籍内容存储在脑子里。摆脱对于“存储”的执着,是迈出大量阅读的第一步。

——印南敦史《快速阅读术》

很多人读书的一个烦恼就是:记不住。可是记不住读过的内容,读书就毫无意义了吗?印南敦史说:只要书籍在心中流过,便有意义。

它让我想起不久前在豆瓣上看到的一段话,它是一段关于“读书的意义”的街头采访。被采访的一位女士说:读书的意义有两个。一可以使人不卑不亢地活着;二可以使人心灵干净。

她说:“一本书读完可能很快就忘干净了,好比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是竹篮经过一次次水的洗礼,会一次比一次干净。一个人每天看书,可能会记不住什么,但在潜意识里会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这个回答曾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震撼于这位女士的通透。对于“记不住”这件事,我们总是容易耿耿于怀,却忘了如“竹篮”一样经受洗礼的我们自身!

在这个大多数人都焦虑于“读了书一定要学到什么”环境下,这个回答无疑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它也是我个人至今最喜欢的关于“读书的意义”的回答。

也许我们早该抛弃读书一定要记得什么的执念。其实不管记不记得住,我们总会收获什么,这份收获,可能是你不曾知晓的信息或知识,也可能是不曾拥有的感受或价值观。

只要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心曾随之悸动过,就已经拥有了一份独特的经历,何必要纠结于是否记住什么呢。

读书本不该成为一件有负担的事,享受过程就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