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看完了《遥远的救世主》(天道)原著和电视剧。电视屏道把这部电视剧定义为商战题材。我却认为这部电视剧更多讲了人性。人性中凸显特质、动机,也决定了未来之路。
哲学逻辑的思辨、禅修与佛道,无不刻画着文化属性的差异,可这文化属性究竟是什么?于我们个人而言,是值得好好研究的。
在原著中对丁元英的介绍,1959年生,北京户口,清华大学,留学柏林洪堡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同年就职于柏林H.N.S国际金融投资公司、北京通达证券公司,婚姻维持不到半年。离婚后鬼混。之后就职于柏林《世界经济周刊》,任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员,35岁在北京创办个人私募基金,36岁私募基金预备解散。无信仰,爱好音响,在柏林有一套住房,有德国永久居留权。这两所学校,先别说丁元英,这教育背景放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不会是一个普通的人存在。丁元英的父亲开了一个低消费的茶馆,经营了很多年,从丁秋红想改造茶馆的想法,可以看出其实茶馆根本不怎么赚钱。在没有富裕家庭背景下,单凭个人能力考上清华大学,再到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留学,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路的成长不仅仅只有专心刻苦学习那么简单。早期的丁元英的一路求学历程绝对不会太容易。婚姻经历维持不到半年,很大程度说明了人无完人,也会存在着弱势的地方。加上剧中刻画的丁元英的简陋的住所、一台音响和电脑、茶与烟、吃方便面,他喜欢简洁、乐于独处,不争不夺不恼,极度的理智。用原著所言:每个毛孔中渗透着对世俗文化的居高临下的包容。待人处事的包容和底气,意味着他广阔的【接纳】一切。这样的【接纳心】可不是轻易习得。
人设的主角光环,让人着相了。剧中的丁元英在遇到芮小丹时是46岁,先不说主角耀眼的硬件基础优秀的学历、工作履历,原著中韩楚风对丁元英说“低调寡言,没有了拔刀见血的劲”,说明丁元英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品行,人生半百的经历和沉淀逐渐淬炼这样的心智与洞察力。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依佛法如实观照。可是我们都缺乏化繁为简、由表及里的能力与心境。
若是在几年前看这部电视剧,我看到的也许只是一部带着高深莫测文艺范的爱情剧,大部分女人可以成为芮小丹,但很少男人会成为丁元英,学习、模仿都是个皮毛,参不透本质。而现在看,依然参不透,但某些观点深入人心,也会意犹未尽的把那些个经典言局读了再读,悟了再悟。
丁元英和智玄法师的对话:“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盘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 无戒无不戒。如是涅盘。”这段话我以俗人的视角看了5遍但仅仅抓住了“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的含义,而除此之外,其他均为佛教术语,如果对大乘佛教没有坚定的信仰信念,很难有耐力学习和理解。丁元英从商从文,修行悟道,为的能够不断接近究竟法门。
丁元英在剧中给诗律格和乐圣的布局为两年,其实我也很好奇剧中出现了多次“杀富济贫”的字眼,做局不就意味着丁元英【系统性】的考虑了天时地利人和,“杀富富不去,救贫贫不离”一句也揭穿了事物发展的运行规律,之后我从新研读《系统之美》,这不就是系统学中的“共同悲剧”模型嘛。本质上,穷人富人思维有着千差万别,上帝给人类划分了阶层,各自阶层就以自身的【系统】运行中。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得道的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 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 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弱势文化主依靠、追随,弱势文化不鼓励人们思考问题发展的底层逻辑,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拒绝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
遥远的救世主,原著小说的名字,让人意味深长,救世主就是自己,可近可远,取决于自己。
中国的文化属性在2003年之前也许根基是弱势文化,但是在2003年-2023年,我看到了蒸蒸日上的国家,也许我们的文化属性需要过渡,“三元九运”的研究,也让我们看到每20年的事物运行规律和大势所趋,期待2024年,离火大运的到来,会让我们看到逐渐崛起的超级个体。
引用原著中的一句话:更高的哲人独处着,不是他们享受孤独,而是在他们身边找不到同类。
附:23年九宫飞星图,家中风水布局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