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连着监考几天,每天结束后老师们热议的话题都是“作弊”一事。
其实,我本来对于这个话题并不太热衷。一来,从小到大我不热爱干这事儿,向来我都是班里中下游,对于成绩差这一点很坦然。而且,从小小说看太多,人有点儿傲,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二来,虽然从小我家家教很严,“原则”很多,但是正因为这些“原则”让我少了很多乐趣,所以我虽然守规矩却并不是很喜欢规矩。小时候,甚至喜欢崇拜过很多敢于坏规矩的“坏小子”。三来,自小没什么作弊经验,监考这么多场考试从没正面抓住一个作弊的学生,也不好说什么。
但是,就在前几天党课考试里,让我忽然对这个话题有了新的关注。一个考场不到50人,从发下卷子那刻开始,全场不是望天就是盯老师。一起监考的老师现场教学,怎么发现作弊以及怎么抓作弊,而且真的一抓一个准儿。一个长得很端正的姑娘,看上去特别像团支的姑娘就这么被逮到,卷子底下放着一沓小抄,被没收后竟然还再次拿出小抄接着抄,被再次没收。那天晚上的监考,就像看了一出大戏。自那以后,我就开始思考关于作弊的这件事。
一个问题,这么多老师讨厌“作弊”这件事,但我常常在想,“你们从小到大真的没有作弊过吗?”就连刚刚工作的小孩子们也是一样,对于抓作弊特别上心、特别不能容忍。没错,作弊这件事关乎“诚信”、“公平”等等很多问题,就这个原则问题来讲我想大家的认知都是一样的,就是那些作弊的学生也都懂,这些都不需要咱们细细掰扯。我所想的是,明明大家都不敢说自己从未作弊过,又为什么这么难以容忍别人作弊?而且就连那些只是有作弊心理的学生都不想容忍?
这几日,每次站在考场上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直到今天,我忽然想明白一点点。其实,人之为人,孰能无过。可这“过”却分很多。有底下看不见的过,有像作弊这样明目张胆的过。大家不是忍不了犯错,根本上应该是忍不了明目张胆的犯错,同时更是忍不了明目张胆地挑战规则和原则的行动。想想,有时候中国人对于“潜规则”的态度都是很可笑的,明明都很憎恨,但是却在私底下又很大行其道。刚工作的时候,常常像愣头青一样,直击重点问问题,被教育了很多遍说话太直,不懂规矩。领导甚至和我说,“真的有问题,底下难道不能问么,会不回答你么”。那时候,我就有点不喜欢这个单位。今年提拔干部,单单剩下我一个,虽然也是我自己选择,不愿意离开院里,也不愿彻底走上行政岗位,我自己可以接受这结果。但是领导的说辞就太不入耳了,所谓“上不去的人好好想想你们为什么上不去”这种说辞,真是让人无法接受。组织给出的原因不就是因为其它学院有岗位,我们学院没有岗位。要真是考核竞聘也就不说啥了,平时工作一般般,不务正业,只要赶上个有空缺的地方,什么都落不下。这种机制下,所以才造就学校发展还停留在05年上一次教学评估的时候吧。这也让我更加不喜欢这个单位。可也就是这两件事情的背后,让我看清楚大家对所谓“规则”和“潜规则”的态度。所谓规则,无人可以打破,哪怕是不恰当的,也不要去挑战制定规则的人,除非你可以自己创造规则。当然,这可以理解,如果我们是那个创造规则或者掌握规则的人,我们也不喜欢有人整天质疑规则或是挑战规则,给自己很多麻烦。再者,所谓规则,有时候制定的时候就是给某些人量身定制的,有时候制定好的规则对于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而这些规则里,吃亏的往往最多的是老实人。就比方说作弊,我们常常会发现,被抓到的孩子,都是作弊经验欠缺的,被人随便就能看到的,而且这些孩子还和老师特别没有“交情”。而那些真正“技术”高超的,不会被发现;那些和老师颇有交情的,往往也会被网开一面。
上述表述,出于我悲观主义的想法,我常常是不与人讨论这些的。像这种实在又难听的话谁会愿意听。毕竟,抓作弊大家都是出于正义之心啊。
其实,“作弊”这种不是正途的做法也就是在现在就职的学校猖狂罢了,而像我之前描述的那样,一个不发展不更新教育理念的学校,一个对学生作弊处理遮遮掩掩的学校,你能指望它有什么好的学风。可也正是今天,让我找回了点自信。
今天下午监考时候,我和同场监考的老师很兴奋的发现一张卷子。首先,这个学生是全场第二个交卷子的,用时短。其次,这个学生的卷子写得很规整漂亮,卷面干净整洁。再者,这个学生的每道题都答得有逻辑有条理,同时体现了专业素养。同场监考的老师,指着卷子说这才大二就可以学得这么通透,将来考研一定能去一个好学校。我当时边默默的整理试卷,边和那位老师说,虽然不该这样说咱们学校,可这么会学习的学生为什么考到这儿了。我俩相视一笑,合计着估计是偏科太严重吧。
是这个学生的试卷让我忽然从我们学校老师们的思维中跳脱了出来,我们读大学,我们作为大学老师,并不该像这所学校这种方式来育人的,并不该因为学生不会就放低底线就着学生水平来出题的,并不该因为怕他们连期末突击都不愿意而狠抓作弊……我们是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能力,像这个学生一样可以用专业解释为何“根深叶茂”,用专业视角理解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用条理明晰的逻辑来整理归纳自己所学,并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我当年大学里的老师就是实实在在做这些事,我们都深受益处。可如今换了地方,却忘记了恩师的教导,而是一味地沉沦在如今这片沼泽地,再是讨厌不喜欢,却不自知自己已然行事作风十足像了。其实,这也是忘记当年所学的一种表现,一种人云亦云的表现,时间久了,是会出问题的。
那这件事又与“作弊”何干?其实,不论现在学校的考场还是现在的职场,作弊者不在少数,并且靠这技术拿奖学金挣奖金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少不了眼红的羡慕的,以及不想错过福利的,于是就趋之若鹜,蔚然成风。真才实学却是偶然间有人发现,却能得大家一致认可,打从心底赞叹的。有朝一日,真正体现价值、成事之时,还是自己的真才实学最管用。我这一两年来,也算是辜负恩师教诲,忘记所学,如今想想,也算是知道自己当初为什么会不听劝诫,选这么一个学校了……想来我当初就不明白这些道理。
简书的第一天日记,记自己渐渐寻回的初心,现在真的想明白为什么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尽心的老师了。愿我能尽心,不辱老师二字。
于学校 2019年1月15日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