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反应”跟“应激反应”是两种相对应的生理状态。当处于应激反应的时候,人体会加快吸气,心跳会加快,更多的氧气与身体的细胞结合,向细胞输入更多的能量准备进入“战斗状态”。想象这样的一副场景,我们的祖先在东非草原上遇到剑齿虎的场景。这时候我们没有多余的精力想像今晚的烤肉以及壁画。 “自控模式”则是当我们的受到压力时,更多的血液流入了大脑的自控中枢——前额皮质。所以增加自控力的关键在于锻炼自己的自控反应,降低自己的应激反应。
生理学家提出的衡量自控力的指标:心率变异度。自控力越强的人心率变异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以下三个影响因素导致心率变异度的高低。呼吸、体育运动、睡眠质量。
吸气使心率变异度降低,而呼气使心率变异度提高。只要我们控制自己每分钟呼吸次数,就能提高自己的自控力。有效方法是把自己每分钟吸气次数控制到12次以内。专业的体育运动员在比赛前都会通过深呼吸来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
睡眠质量也能够影响心率变异度,如果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会大打折扣,而葡萄糖也是身体能量的主要形式。所以睡眠质量不足的人一般自控力会打折扣,他们不能控制自己对于糖类的摄入甚至会导致肥胖。
体育锻炼同样能够提高心率变异度。
然而自控力是不是越强越好?老祖宗的观念过犹不及,自控力也是一种慢性压力,身体长期处于自控状态一样会导致需要慢性心理疾病。所以在自控之余我们也需要一个释放的途径。
压力是自控力的敌人,有时候有通过压力可以促使尽快完成手头的工作,然而压力只是短期对行动有效。可是如果你关注的是长期目标,比如你想要建立一份事业、培育你的孩子、维持一份美满的婚姻,那么压力无法促使行动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