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北大学子弑母案开庭宣判的新闻被刷上了热搜。很多人对一个北大学子,居然会如此冷酷无情表示愤怒之余,更多是不解。有人说这是原生家庭的错,也有人说是人格缺陷。
我对这位北大学子的真实情况知之甚少,但一个人人格的养成,一定离不开童年时候的两个重要环境,一个是家庭,一个就是学校。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从坟地附近搬到了市井,又从市井搬到了学校附近,因为她知道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尤其是童年时期。
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偏僻的农村和小镇上度过的。
从小我的性格活泼,还有点调皮捣蛋,敢爬上村里最高的树,坐览傍晚的炊烟袅袅;看完来村里杂耍的班子表演,就学着做后弯腰、打翻车。小时候的柔韧度是真好啊。现在我也就能做个劈叉,后弯腰是断然弯不下去了。打翻车,我能从村头翻到村尾,把大人看傻眼。
童年看似无忧无虑,却因为一件事让原本活泼的我变得开始孤僻起来。
我小学一年级读完后,全家就跟随我爸搬到了十里外的乡上的镇里,当地周边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在那里我读完了小学、初中。
转学后我面临的最一关是语言。
我的家乡安徽安庆,属于淮河以南的大南方,共有七个县,而方言的种类应该超过十种(具体没有调查过,我自己接触过的就不下五种)。可能隔着条河,就说着不同的方言。
而我们家搬过去的地方,因为方言发源地不同,发音区别非常大,刚转学过来我不会说当地的方言,就有同学笑我是垮佬。那个时候虽然不知道垮佬代表什么,但知道是贬低的意思,每每听到心里很受伤。
这种方言歧视持续了几年,很长时间我都活在自己是异类的情绪阴影里,性格也变得孤僻,不合群,常常有种被孤立的感觉。
记得小学四年级,学校给我们拍照,应该是拍单人证件照,但学校为了省胶卷,就两两坐在一起拍。女生和女生一起,男生和男生一起。当时全班共13个女生,其他12个女生都自发组队了,剩我一个人“享受”到了真正的单人照。
在我今后的人生中,我常常体会到这种形单影只的感觉。
大家都听过小象的故事吧,小象从小被一根绳子拴住,无法挣脱,等长成大象后,它应该可以很轻松地挣脱绳子了,但它还当自己是小时候那样,以为无法挣脱,就放弃了尝试。
方言不同就是那根拴住我的绳子,直到我升高中,离开乡镇进到县城学习,我才挣脱了这根绳子。
但我孤僻、很难融入集体的情形,并没有因此改观。
也是因为这段经历,让后来的我产生一个想法,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关注孩子在学校的人际关系,这直接关系到孩子将来进入社会后如何与他人互动。
也是认识到自己性格的原因,我毕业后选择了做图书编辑,埋头跟文字打交道,联系作者只需要通过互联网,通过QQ微信联系。甚至很多作者连面都没见过。
但职场晋升也好,还是想要自主创业也好,如果不学会跟人打交道,你的发展就一定会遇到瓶颈。
觉醒之旅
在“读了不少书懂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后,我走上灵性探索之路。我希望通过内在的觉醒,为自己找到出路。
2014年,通过读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全新的自己》等书,我开始去上一些线下的身心灵启蒙课。我的第一任老师是一对夫妇,元清。通过他们,我和不睦的哥哥关系迅速得到了恢复,和父母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2016年,我从老东家离职,一年的时间去美国三次上“阿梵达”,真正走到了开悟这条路上。
2020年10月,我遇见财富流,欣喜地发现,多年的身心灵学习得到落地,我一直苦恼的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在玩财富流沙盘、当教练、做觉醒营天使助教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
从前那个性格内向不喜与人交往的我,可以在任何一个刚认识的陌生人面前侃侃而谈。
从前那个遇到“难搞”的人常恨不能退避三舍的我,现在可以试着主动去敲开对方的心扉,用彼此的心灵对话。
我能做些什么
我喜欢财富流,愿意推广财富流,尤其是我的家乡,这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留下的是老人和孩子。留守儿童很普遍。直到快要中高考,一般是当妈妈的,会回来陪孩子读书。
很多妈妈因为陪读,无法继续从事以前的工作,家庭收入锐减。
我想,如果陪读宝妈在广大的农村,通过一根网线+一副财富流沙盘,就能和全世界的宝妈进行链接,既能排遣寂寞,还能赚到钱,还能陪娃,这该是多么美好的景象!
而且财富流不仅仅能够带来收入,更重要的是它提升财商、情商、逆商,以及玩商,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必修课,也是对学校教育的极好的补充。如果说,一个女人影响一个家庭的三代人,那么一个懂财富流沙盘的女人,她能够影响的是很多很多家庭的三代人。
这,正是我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