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儿童也会得干眼症,家长千万别疏忽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儿童使用手机、平板以及电脑等视频终端的电子时间也明显增加,这不仅导致儿童近视率的上升,儿童干眼的发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多。今天跟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儿童干眼的一些知识,希望能够给各位家长提供一些帮助。


儿童干眼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干眼症又被称为角结膜干燥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伴有眼部不适的一种疾病。干眼在女性、老人、亚洲人高发,近年来,儿童干眼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儿童青少年在持续进行读写活动时,由于长时间处于注意力集中状态下,其眨眼频率会下降,所以这和泪膜不稳定有一定关系。

干眼和许多因素相关

1,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倒睫、睑腺炎。

2,糖尿病相关的眼部并发症或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包括SJOGREN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

3,眼部过敏症状。

4,长期角膜接触镜佩戴史。

干眼的诊断指标

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缺失面积、结膜充血程度、泪膜脂质层质量评估等。不同年龄阶段泪膜稳定性可能存在一定影响。

干眼的严重程度

1,轻度干眼:间断出现干眼症状(如异物感、干燥感、疲劳感、灼烧感、不适感、眼酸涩、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OSDI评分为13-22分,5秒≤NI-BUT<10秒。

2,中度干眼:频繁出现干眼症状,OSDI评分为23-32分,2秒≤NI-BUT<5秒。

3,重度干眼:严重且持续存在干眼症状,OSDI评分为33-100分,NI-BUT<2秒或无完整泪膜。

在所有干眼中睑板腺功能障碍即MGD约占90%。睑板腺位于眼皮睑板内,其功能包括合成和分泌油脂,构成泪膜的最外层脂质层,防止泪液的过度蒸发,增加眼表黏膜的免疫功能。在每次眨眼的瞬间均匀涂布眼表,参与维持泪膜的稳定性。随着年龄增大睑板腺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睑板腺功能紊乱,从而降低泪膜的稳定性。青少年睑板腺形态异常患病率逐年升高且趋于低龄化,但较少报道。有报道儿童睑板腺患病率在40%-94%,不同地区患病率不同。

当代儿童青少年患视频终端综合征的越来越多,它与干眼存在关联,也是导致屈光不正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每天接触视频终端1-2H就有可能导致干眼,尤其使用智能手机,屏幕越小患干眼及近视的概率越大。

如何预防儿童干眼

01科学用眼,多眨眼

需要保持儿童合理的用眼习惯,减少视频终端的使用时间;提醒儿童2-3秒眨一次眼,促进泪液分泌。注意眨眼是否为完全眨眼,即眨眼时上下眼睑能够完全闭合,教会儿童正确眨眼。

02保证充足的睡眠, 加强户外运动

充足的睡眠能够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缓解视疲劳;加强户外运动不仅可以有效防控近视,还可预防和改善干眼症状。

03注意卫生

注意卫生,勤洗手,不要用脏手揉眼睛。

04饮食均衡

饮食均衡,少吃甜食,多吃含有维生素A、C、D和钙、锌等元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鱼、牛奶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