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搞学校承包,跟校方在发展观念上发生了矛盾,自己产生了自立门户的想法。俞敏洪创办新东方是不是头脑一发热,就去创办的呢?答案肯定不是。
俞敏洪在创办新东方之前,是在很多学校为别人打工的,也在很多学校做过兼职,他在打工的过程中就观察到了很多学校的问题。(这算是市调竞品的优劣),发现很多学校在学对学生的态度管理和观念上都有缺陷,他当时在想如果自己创办学校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俞敏洪想了很多很多,也做了很多很多,随着观察和积累到了一定时候,就开始实际操作。
从上面可以看出,俞敏洪创办新东方之前是做很很充足的准备的,把竞品研究的很透彻,也把消费者研究的很透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定要研究自身、竞品、消费者,研究完这三方面才能开始行动。
俞敏洪在很多学校打过工,而不是一家两家学校,很多学校,这就对市调的结论有了很好的准确性。很多学校都存在共同的问题,对学生的态度和管理,对学生的理念等等。也就是很多学校都是为了赚钱而招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学校培训机构做不大的原因,都是注重自己的利益,从来没有想过学生(消费者)的利益。
俞敏洪想了很多很多,也做了很多很多。――想了很多很多,俞敏洪在打工的时候肯定是想了,找了很多学校的优势,劣势,哪些方面不足,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就是以创业心态打工,不以创业心态打工会想这么多问题吗,会关心这么多问题吗。
也做了很多很多,把他自己所想,结合到实际行动上去实践,这就是我们学习一样,把昨天想的,今天就运用上去积累经验(这点我还是要加强),在市调总发现,俞敏洪在打工的时候,对很多的事情,都是主动的去做,不管是哪些方面,不管是管理上的还是什么,他都主动去做,为的是积累经验。主动去做的这些是看似没有一分钱收益,但积累了经验,为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好基础。(这点也要反思,现在很多人都是不想主动付出,都很看重利益,其实这是目光短浅的想法。这一点我做的不够好,在一创业心态打工上还要更进一步。)
俞敏洪在创办新东方之前,也是打工,而在打工的过程中不要一分钱的收益,去做了很多不关他自己的事情,看似没有收益,这其中积累的经验比金钱还宝贵。在任何事情中都要主动去做,要以创业心态去打工,自己学到的东西越都,都是在自己大脑里,谁也抢不走,要把眼光看长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