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影《浪潮》上映之后引起西方社会的普遍认同,《浪潮》根据德国小说家托德·斯特拉瑟同名作品改编,由丹尼斯·甘塞尔执导,约根·沃格尔、詹妮弗·乌尔里希等主演的剧情片。 男教师赖纳·文格尔(约根·沃格尔 饰)在“独裁政治”课上突发灵感,与学生做起模拟独裁政治的实验,这场名为“浪潮”的游戏在短时间内产生了浪潮般的效果,激进、亢奋、麻木及独裁政治下的种种面貌一一呈现,游戏戛然而止的一刻,令所有人感到的不仅仅是震惊,还有不寒而栗的恐惧。这部电影根据1967年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所中学里的真实事件改编。
故事取材于真实的事件,我们无从评述。但就本片而言,我却有许多话要说!
震惊的结果?其实是必然而提前爆发的矛盾!
本片的结局,学生蒂姆在听到老师宣布“浪潮”游戏结束时,他怒吼的认为所有的人都在欺骗他。他开枪打死了一名同学,而后吞枪自杀。而在此之前,蒂姆真的是这场游戏所造就的吗?
本片的开始有一个镜头:蒂姆不知从什么地方搞到了大麻,而后蒂姆将大麻送给了同学。同学表示很意外的是,蒂姆居然分文不要并且表示“我们是朋友嘛!”显然,故事的开始就预示着蒂姆是个缺乏原则和朋友的学生。随之而来的“浪潮”游戏使蒂姆显得比其他学生更加兴奋和激动,一次回家后,蒂姆兴奋的告诉父母学校的这些“新鲜事儿”时,蒂姆父母的回答却很冷淡甚至是嘲讽。显然,这种家庭冷暴力突出的更加现实。而后,随着活动的深入蒂姆更加疯狂,非法在建筑物上图“标志”、私自购买枪支等。甚至,自愿担任老师的保镖,形影不离近乎精神失常了。故事的结尾,当老师试图却说蒂姆回家时,蒂姆怒吼道:“我不回家,反正家里没人理我,浪潮才是我的家。”
原因很清晰了,蒂姆是个典型的问题少年。主要原因来自于家庭的冷暴力式教育,以及西方自由化教育体制所产生的青年迷茫与缺少方向感。蒂姆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代表,长期缺乏被关注和友爱,使得他不在乎什么样的朋友都希望无原则的去交往。正是缺乏安全感和自身的孤独,使得他比别的同学更加依赖一个团体而生存,而浪潮的出现恰恰是这个孩子最希望走出孤独与迷茫的突破点。人的内心总是耐不住孤独寂寞的,所以当蒂姆这样长期缺乏爱的学生内心深处总是试图不惜一切代价寻找到一丝摆脱孤独的感觉。人总是希望不孤独,其实,最终我们会发现,我们不应该去学会拜托孤独,而是去享受孤独。
电影中所谓的“震惊的结果”其实不足以证实作品所要表达的当代依然具有独裁可能性的这一主题,因为他所选取的是一位特殊的问题少年,这反而是作品的软肋。
真正突出的问题是:自由化教育模式之下,青年的迷茫与颓靡。
故事中,绝大多数的同学在故事的结局显然逐步理解和走出了“独裁”体制。故事中的大多数人同学之所以表现的狂热和激动,源于他们平日里的颓废和迷茫,以及深感自身弱小而试图巧取巧道达成各自的如意算盘。自由化教育的弊端,无疑是在所受教育体制下的人在成长蜕变中还处于未成熟的阶段时,所受教育者们所表现的迷茫、颓废、和易受蛊惑而缺乏判断力。这样的教育的优点是,所受教育者通过自身独立建立属于自己的坚定价值观,并且具有强大的自立能力。但是,前提是必须成熟之后这些优点才会成为教育优势,一旦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巨大挑战很可能人生的方向会被利用和误导。
这也是为什么,在is成为世界公认的人类公敌时,西方发达国家却有大量青年投奔到恐怖分子的阵营中。
在我看来,《浪潮》所反映的恰恰在这一点上十分突出。而不是,通过仅仅一周的“独裁教育”就能够诠释二战中德国所建立的独裁体制,当然也不足以说明:“当代世界可能会产生独裁体制”。
青年时代是人形成自身价值观的关键时刻,自由化教育氛围下一旦青年人受到误导与利用很容易走向黑暗。当然,如果可以成功的走出困境,自由化教育下的人又充满自立自强、坚定的目标、以及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典型即是现代西方社会所表现的那样。我在这里不想做任何西方与东方的对比或是意识形态的比较,我只是在阐述我所发现的规律,当然这也有可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