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讲 上古
思想,即次第相续心,前后连贯,因甲及乙,譬如河水,后波追逐前波,便成川流。一个人为了考虑一件事,每每会想到几分钟、几点钟、几天、几个月,次第相续下去,就成了思想。思想家碰到一个问题,钉在心上,往往要几年、几十年才能解决。有的问题,一个人不能解决,需要多数人一起研究,各人思路不同,就成了思想上的"派别",问题的方面多了,又要几代人甚是几十几百代人才能解决,次第相续,成了思想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三五千年可能只解决了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可以使几千年来的几个大思想家,都集中精神对付它。所以思想史是文化史的核心和生命。
生死问题,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通的一个问题,是人类严肃思想的开始,是宇宙论人生论碰头的地方。人类对这一问题有个共同态度就是求生怕死,全世界的思想家,明知人终有一死,还是要对此问题求解决求安慰。最普通的解决与安慰,表示信仰有灵魂。中国古代解释灵魂,一个最具体最明显的记载是《左传》中鲁昭公七年,郑国的子产的一段话:
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人生下来的肉体是魄,是阴,其发光面是阳、是魂(魄是生命的实质,魂是他的作用)。一个人身体强健,五官百骸发挥最强大的作用,光辉也自然随之增大增强,人有病了,光辉便弱了。魂在人体内发光起作用的,也叫精爽,精爽便是耳聪目明,精爽到了更高的地步,叫做神明。有的人精力旺盛,死后仍有光辉会存在一段时间,就是鬼,因此鬼还要再死,所以说"死而后亡"。《左传》中说"新鬼大,故鬼小",就是精爽遗留的强弱存在的时间有所区别。人体的灵魂和肉体是合一的,灵魂不能独立于肉体。西方文化认为灵魂能回归到肉体上还魂复活,我们的文化更唯物主义,说"尸归泥土,魂也散了"。前面说魂只如一些光,如灯灭魂散,我们的文化要让魂不散,便拿一块木头让魂靠在上面暂时不散失,这叫神主。故祭祀不到坟上,只祭祀神主。
传统上讲死而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有的人死了,他的名言诗句存下来了;有的人死了,他发明电灯功勋留下来了;有的人死了,他的思想德行留下来让后人敬仰学习模仿。
2 第二讲和第三讲 孔孟等儒家
孔子有《论语》,以言立德。孔子拿大家懂的话,来讲出大家不懂的道理。西方人喜欢创立新名词,喜欢下定义,作界说,再做推论,做引申,这样有好也有坏。孔子说"仁",却从未给仁下一个定义,说什么是仁。仁属"心",礼属"行",仁和礼是内外两面,从内边说,又分为仁和智两面,从外边说,又分为礼和乐两面。
儒家的精神是心学和史学相互贯通。孟子讲性善论,是拿史学来证明心学,拿心学来完成史学。荀子说性恶论,孟子曾写,法律、教育等制度逐渐衍生,来使人类文化演进,就证明了人性之善。孟子以葬礼制度的产生来说明这个道理,"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那一段,写的很好。
儒家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说"止"字,解释为"至于是而不迁"。止于至善是绝对的,是一种状态,比如说和平是一种至善,那么就可以停留在至善这里停止不动了,是绝对的,一旦变动,就是摩擦和战争,就不是和平。
3 第四五六讲 墨子道家名家
墨子主张兼爱,兼爱是无差别的爱,把别人的父母看作自己的父母,这一点很像西方,《新约·马太福音》第十二章:只要是信仰天父,一切老的都是我母亲,一切少的都是我兄弟。孟子批评墨子说"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孔子讲仁,只问你良心安不安,在人情之上建立天理,墨子则用天理抹杀人情。
道家和名家这里,钱穆先生讲得不够精彩,暂且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