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会21天读书笔记DAY19《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作 者 简 介

冯友兰

著名哲学家,历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1952年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目 录

一、中国哲学的精神

二、中国哲学的背景

三、诸子的由来

四、孔子:第一位教师

五、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六、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七、儒家的理想主义者流派:孟子

八、名家

九、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十、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十一、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十二、韩非子与法家

十三、儒家的形而上学

十四、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正 文

本书由作者在美国讲学的记录稿编辑而成,是西方人学习中国哲学的首选入门书。在冯友兰教授剖析下,中国诸子百家深邃的思想主张,变得简洁、生动、出神入化。这是一个进入先贤经典的捷径。

一、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并且在思考人生之前,先对思考这一行为本身进行思考。中国人依赖伦理。

中国哲学的精神和问题。中国哲学认为,就做人而言,最高成就是成圣,也就是宇宙和个人合二为一。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关注政治和伦理道德。所以,很多人认为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哲学,不像释迦牟尼、柏拉图等人,认为追求天人合一,就要抛弃社会,甚至否定人生。不过,正确理解中国哲学的话,不能称它为完全出世的,也不能称它作完全入世的。它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即所谓:“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有点类似柏拉图主张的“哲学家-国王”理论。

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的方式

中国哲学家的言论和著述一般都非常简短,表面看起来似乎不连贯。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达思想,因此十分简短。

二、中国哲学的背景

每个人的思想,都受制于他所处的环境。而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一个民族的哲学,同样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如地理环境、经济背景,反者道之动。我们道法是“反者道之动”。“居安思危”和身处极端困难之中也不绝望的民族性格。家族制度,中国的祖先崇拜:这种社会制度是一定经济条件的产物,儒家思想中的一大部分,是这种社会制度的理性论证。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农业为本的情况,不仅影响中国哲学的内容,它还制约着中国哲学的方法论。中国哲学中的“常”与“变”。中国的哲学,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当中。

三、诸子的由来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末,中国涌现出非常多的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这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巅峰。后代史家不断尝试对“百家”进行分类,首次进行尝试的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将众多流派分为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

刘歆是第二位尝试分类的史学家,他将诸子百家分为十家,在司马谈的六家之外,又增加了四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并首次系统追溯了诸子各家的起源。作者分析了公元前10世纪中国政治和社会的阶层与制度后,认为: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

“墨家者流,盖出于游侠之士……”

“道家者流,盖出于隐士……”

“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

“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四、孔子:第一位教师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也一直是我国士大夫的精神、学问的寄托!关于孔子,读书会已推荐众多书目,比如《梁漱溟先生讲孔孟》、《孔子如来》、《孔子,人能弘道》,此处就不再过多赘述。孔子的中心思想——仁义

五、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1、墨子,名翟。墨家大都来自游侠阶层,也就是周代公侯家中世袭的武士阶层。统治权力解体之后,这些人失去了上层阶级的地位,散落全国寻求雇佣,被称为游侠。

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足以进行军事行动的团体,组织的首领称为“矩子”(也称巨子、钜子),对本团体成员,操有生杀大权,墨子是第一位“矩子”。他曾为宋国遭受楚国入侵而组织防御,与攻城方公输班在楚王面前分别演示攻与防,最终战胜公输班,迫使楚王打消进攻宋国的计划。而这样消弭战争的努力,也正是墨子“非攻”主张的绝佳注解。

2、墨子对儒家的批评

墨子认为,儒家在以下四点上应该被批评:第一,儒者不相信天或鬼,结果“天鬼不悦”;第二,儒家坚持厚葬,特别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丧三年,浪费了民众的财富精力;第三,儒家“盛为声乐以淫愚民”,结果只是少数贵族奢侈享受;第四,儒家主张宿命论,造成民众怠惰顺命。在《非儒》篇里,墨子说:“累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繁饰邪术以营君,盛为声乐以淫愚民,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

3、思想

(1)兼爱。

墨子认为,仁义是兼爱的表现。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思想。

他认为,兼爱就是无区别,我应当向关心自己那样关心朋友和朋友的父母。仁人以利世除害为宗旨,必须以“兼爱”作为处世为人的标准。“兼爱”是墨子出身的阶层游侠群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职业道德的自然延伸,墨子以它为基础推广扩大,主张天下所有的人都应该不分高低,彼此相爱。

2)“天志”与“明鬼

“兼爱”理论中有个基本问题,人们会问:“为什么我作为个人,要为世界的利益献身?”墨子认为,为世界谋利益就是为自己谋利益,《兼爱中》篇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这样,爱人成了一种投资,一种为自己的社会保险,自己可以从中得益。

为了使人们实行兼爱,墨子除了论辩以外,还采用一些宗教和政治奖惩。比如《墨子》一书中的《天志》篇、《明鬼》篇中讲到神,神爱世人,并希望世人彼此相爱,神经常监察世人的言行,特别是君主的言行。凡是不遵行神意的人,就会受到神的降灾惩罚,反之,则被神报以好运。

3)表面上的矛盾

分别列举墨家和儒家的理论后,墨家和儒家对待神灵以及敬拜的态度似乎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墨家既信奉鬼神,却反对丧葬和繁文缛节祭祀的重要性。儒家强调祭祀的重要性,却不信鬼神。

其实,儒家和墨家这种似乎自相矛盾的地方,只是表面上的不一致。丧葬祭祀在古代受到重视,起初是源于鬼神信仰,但儒家重视丧葬礼仪,不是出于信奉鬼神,而是重视去世的祖先。可以说,儒家重视礼仪,是一种诗情而不是出于宗教。墨子论证鬼神的存在,是为他的兼爱理论作张本,而不是对超自然有什么特别的兴趣。

六、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杨朱大约生活于墨子和孟子的年代之间。

杨朱的基本思想

1)《孟子·尽心上》说:“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吕氏春秋》中《审分览·不二》篇说:“杨生贵己。”可见杨朱有两个基本思想:其一是“人人为自己”,其二是“轻物重生”。《列子·杨朱》篇中,记述了据说是杨朱的理论主张“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2)《老子》与《庄子》中的杨朱思想

《老子》《庄子》以及《吕氏春秋》中,都可以看出对杨朱思想的评论反思。《老子》第13章中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行事为人看得比天下更贵重,这样的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一个人如果珍惜自己甚于贪爱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这都是轻物重生思想的表现。

3)《庄子·养生主》中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是全生避害的最佳办法。

七、儒家的理想主义者流派:孟子

孟子出生于战国时代的邹国,位于山东南部《孟子》是他最后返回故里和弟子合著的对话录,被后代儒家尊为“四书”之一。孟子代表了儒家学说理想主义的一派。

1)性善说

孔子虽然十分强调“仁”,但是,他并未充分阐述人为什么应当这样做。

孟子“人性本善说”。孟子主张性善,但并非认为人人生来俱是孔圣人。《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有上述“四端”,如果加以充分发展,就变成四种“常德”,即仁、义、礼、智。

这些品德,如果不受外力阻碍,会在内心自然生长,就像树由树种长成大树。

2)儒墨两家的分歧

孟子认为“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朱所讲的是利己,墨子讲兼爱,是利人,这实则是儒墨两家的根本分歧。

历来的答案是:墨子的学说里,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

而儒家的学说中,爱是有等级、差别的。孟子在《尽心上》第45节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也是说,爱是有等级差别的。只是,人应当把对自己孩子的爱推广到邻居和其他社会成员。这也就是《孟子·梁惠王上》中讲到的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爱家人推广到爱其他人,就是实践孔子所说的“忠恕之道”,也就是“仁”的实践。在这些实践中,没有任何勉强的成分,因为人的本性就有恻隐之心,不忍看到别人受苦。同时,自然而然地,爱父母多于爱众人。而墨子则坚持爱众人与爱父母应当没有差别,孟子正是鉴于此,责难“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可见儒墨两家更根本的分歧是:儒家认为人顺其本性,爱就有薄厚;

而墨家的兼爱就不得不靠外力。因此,墨家就须回答,人为什么要行仁义,他求助于超自然和政治的强制力量就无可避免地带有了一丝功利。

3)政治哲学

儒家认为,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应该存在。儒家的政治哲学主张“内圣外王”。他认为,如果国君在言行举止、道德上不配做一个国君,那么百姓有权利进行革命。这时候,如果把国君杀掉,只是杀掉一个不义之人,不算弑君。民贵君轻。

4)神秘主义

在《尽心上》第4节,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换句话说,人如果充分发展人的本性,不仅可以知天,而且可以与天合一。

可见孟子哲学中的“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孟子的一个专用语,是人和宇宙融为一体的气概,有超越道德的价值。培养浩然之气的办法,一方面是“明道”,提高人对“道”的领悟;另一方面是孟子所成的“积义”,即坚持不懈地做天民所当做的事。但切记,不能揠苗助长。

八、名家

先秦称“名家”为“辩者”,代表人物有公孙龙、邓析、惠施。所谓“辩者”,源自诉讼专家。比如《吕氏春秋·审应览·离谓》篇说,邓析曾利用法律条款的文字,为郑国索尸案的双方支招。就逻辑说,先秦中国哲学所讲的“名”、“实”的对立,有点像西方语言中主词和宾词的关系。

1)惠施的相对性理论

惠施是战国宋国人,《庄子·天下》篇中列举的十点。第一点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2)公孙龙的共相说

名家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公孙龙,他以善辩而著称。著名的桥段包括“白马非马”,惠施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公孙龙则强调“名”是绝对的、恒久不变的。他从三个方面论证白马非马。第一,“马”这个字表明一种形状,“白”表明一种颜色,表明一种颜色与表明一种形状不同,因此白马非马。第二,如果有人要马,马夫可以牵出黄马或者黑马。如果有人要白马,却不可以牵出黄马或黑马,因此白马非马。第三,“白”不是“马”,“白马”的含义是“马”加上“白”,它和“马”的含义已经不一样,因此,白马非马。意在强调“马”之共相和“白马”之共相不一样

公孙龙还有著名的“离坚白”命题,它的论证是形而上学性质的,意思是说“坚”和“白”作为共相,并未指明哪个具体事物是坚,哪个具体事物是白。“坚白”这个概念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只要看现实世界中,有的东西硬而不白,有的东西白而不硬,它们是彼此分离的。

3)名家学说的意

名家的哲学解析名实,在中国思想中揭示出一个形象之外的世界,他们在建立知识论和逻辑方面的努力,超过了古代中国任何其他学派。

九、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历来以为老子为楚国人,姓李,名聃。与孔子同时期而比孔子年长,孔子曾问礼于老子。

《老子》,曾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但经现代学者考证,它可能是后人依托之作,写作年代大概在惠施和公孙龙之后

1)道之无名

《老子》开头第1章里,开头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作为万物本原,无从命名。但我们又想要表达它,便不得不用语言来加以形容,称它为“道”。

我们称道为道,和称一张桌子为桌子是不同的。称呼桌子为桌子,是因为它有某些属性,可以称之为桌子。但当称“道”为“道”时,不是因为它有某些可以名状的属性,这个名字只是一个指称,中国哲学的惯用词。

2)自然的不变规律

老子的学说是以“太一”和“无有为常”作为宗旨。太一即道,“常”的含义是永久。万物变动不居,但变动的法则却是不变的。因此,“常”在《老子》中,既是恒常,又是常则。大则……

3)“反者道之动”是最根本的万物主宰法则,也即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道德经》中名句纷纷“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少则得,多则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所有这些辩证精神的法则,无不符合自然之理。

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这不是老子的原话,而是中国的成语,它的思想无疑是来自老子。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和“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这构成一条自然规律。所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二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四十二章)。所有这些矛盾的说法,只要理解了自然的基本规律,就再也不是矛盾的了。但是在那些不懂这条规律的一般人看来,它们确实是矛盾的,非常可笑的,所以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第四十一章)

如果物极必反,那么“极’在又哪里呢?就人类的活动来说,一个人前进的极限,全在于人的态度主观感觉和客观现实。《道德经》:“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可见骄傲即是个人进步达到极限的那个“极”,它是任何人首先要力戒的事。慈俭谦

4)为人处世

老子告诫人们:“不知常,妄作,凶。”人应当懂得天地间万事万物流动变化、相反相成的常理,为人处世合乎自然,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知常曰明”还有我们熟知的不自是、不自伐,不求全,均为老子强调的处世之道。老子告诉我们:“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还告诉我们:“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这些话说明了通则的第一点。

老子还说:“大成若缺,其用必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四十五章)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

道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人生在世怎样才能全生?才能避祸?老子认为一个谨慎的人应当温和、谦虚、知足。主张“无为”,即不要以多为胜,行事为人不要矫揉造作,不要恣肆放荡。


5)政治理论

要裁撤废除过去本不应该做的事情,以至“无为”。国君就应当以道为法,自己无为而让大众各尽其能。治大国若烹小鲜。

十、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庄周,是早期道家最伟大的一位思想家。后人对他生平所知甚少,只知他是蒙国人,毕生过着隐士的生活。他和孟子同时,与名家惠施是好朋友。《庄子》是一部道家思想汇编。

1、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保全生命、避免祸害,杨朱的做法是逃避,遁迹山林;老子主要向世人传播宇宙万物变化法则,让世人学会利用法则保全自身。

但即便如此,人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总有难以把控之处。庄子提出“齐万物,一死生”,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一己与外界。它不是从世俗世界逃往山林,也不是明哲保身,而是从一个世界逃往另一个世界。

2、得到相对快乐的途径

《庄子·逍遥游》蕴含的思想是,人们所说的快乐,其实有不同的层次。自由发展人的本性,可以带来相对的快乐,但要达到“至乐”,必须对事物本性有更高的了解。万物的本性和天赋能力各有不同,它们的共同点是,无论是小鸟还是大鹏,当它们充分并自由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时,便同样感到快乐。

3、政治与社会哲学

《庄子·至乐》篇讲了一个寓言,有一只鸟飞到鲁侯宫中,鲁侯以上宾礼对待鸟,供奉太庙,奏乐、喂肉,结果三天后鸟死了。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别人,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老子和庄子均主张无为而治,但理由却不一样。老子着眼于反者道之动,庄子则强调天然和人为的不同。

5、感情和理性

《庄子·养生主》篇有一个关于老子之死的故事,老子死后,他朋友前来吊唁,看到其他人太过悲痛,就批评说:“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人越多了解事物的因果来由,他就能越多地掌握事件的后果,并减少由此而来的苦楚。

“以理化情”。感情可以通过理性和理解去化解,圣人洞察事物本性,因此没有感情的冲动,这并不是说圣人没有对事物的感觉。人们不快乐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惧怕死亡的来临和由此而来的忧虑,人对事物有同一个正确的洞察可以消除恐惧和忧虑。

6、更高层次的观点

庄子说有个人名叫列子,能够乘风而行。“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他所待者就是风,由于他必须依赖风,所以他的幸福在这个范围里还是相对的。接着庄子问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在这里描写的就是已经得到绝对幸福的人。他是至人、神人、圣人。他绝对幸福,因为他超越了事物的普通区别。他也超越了自己与世界的区别,“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他与道合一。道无为而无不为。道无为,所以无功,圣人与道合一,所以也无功。他也许治天下,但是他的治就是只让人们听其自然,不加干涉,让每个人充分地、自由地发挥他自己的自然能力。道无名,圣人与道合一,所以也无名。

问题是,一般人怎样成为完美的人?在《逍遥游》里,庄子分析了快乐的两个层次;在《齐物论》里,他又分析了知识的两个层次。“人籁”是人世间的“言语”,言语反应人的思想,其中包含肯定和否定,有人们从各自局限性出发的观点和主张。但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局限性,往往认为自己正确,别人错误,彼此争论,不可能达到一致的结论,也不能认定某一方完全正确或错误。

接受这个前提,就意味着从一个更高的出发点看事物。所有的观点都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事情在不断变化中,有许多方面。“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以制造一张桌子为例,从桌子的角度看,这是建造;从树的角度看,这是破坏。建造也好,破坏也好,都是从有限的角度看它,如果从道的角度看,则建造和破坏都是相对的,都没有绝对的意义,因此无成也无毁。圣人忘了事物的一切区别,他生活在混沌的“一”中。

7、神秘主义的方法论

圣人需要超越并忘记事物之间的界限,如何做到呢?这就要“弃智”,这正是道家为达到“内圣”所采取的途径。知识的使命就是区别万物,弃绝知识,就是要弃绝这些区别,圣人拥有的知识是更高层次的知识,“无知之知”。在庄子看来,成圣之道需要摒弃知识。但是,“无知之知”和“无知”是两码事。“无知”是人的原初状态,而“无知之知”则是人经过“有知”而后达到的“无知”阶段。圣人用“忘”字来概括自己心灵修养的方法和体会。

十一、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荀子本名况,又号荀卿,赵国人,先秦儒家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荀子大概是稷下学宫最后一位大思想家。在儒家学派中,荀子的思想与孟子正好针锋相对。

1、荀子以“性恶论”怒怼孟子的“性善论”。

他在《天论》中说的:“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谓之能参。

荀子在《性恶》篇,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生来就有贪图享受的欲望,但人又生来就有智性,使人可以成善。人性应当受到教养,没有教养就不可能成善。

2、道德的起源

人生来就有恶端,那么,善又从何而来呢?人怎么在道德上达到善。荀子指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没有社会组织中的合作与互相支持,人不可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为了使社会组织起来,人们就需要共同的行为准则,因此需要有礼。这一点和墨子的观点接近。

另外,荀子还认为,人和禽兽不同,它们的父子、雌雄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人的道德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出于人的需要。

2、礼乐与逻辑

荀子从诗情意味上重新诠释礼乐,破解了人们对儒家表面矛盾的疑惑。祭祀不再是宗教意味的行动,而成为诗意的,葬礼的作用是向生者表明人生和死亡的意义,以悲痛和尊敬来送别死者,是隆重表示人的一生的完成。另外,荀子在逻辑和认识论上也有精彩的论述,他批判名家和后期墨家的逻辑诡辩,指责他们“惑于用名以乱名,惑于用实以乱名,惑于用名以乱实”的谬误。他认为,这些谬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没有圣王。如果有圣王,圣王就会用它的权威统一大众的思想,引导人们走上正道,那时就不再需要争论和辩论。

十二、韩非子与法家

西周封建社会的运转,依靠的是两项权利原则:礼和刑。如《礼记》所述,它们适用于不同的人群,“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1、法家社会背景

西周得以靠这两条原则运转,是因为那时社会的结构相对简单。天子、诸侯、大夫之间,有血缘和联姻关系联结,相互之间遵循着礼。管理由下级小贵族执行,靠刑罚迫使庶民服从。这种关系到后来逐渐削弱,贵族和庶民的分野开始模糊,各国为了战争都需要强化国家统治力量。法家不是主张法学,他们的主张,其实是一套组织领导的理论和方法。

2、法家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是韩国皇室后裔,与李斯同拜荀子为师,他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糅合了“势”,即权力与威势;“术”,即政治权术;“法”,即法律和规章制度。

中国人办事往往依循过去经验,传统思维对中国哲学有巨大影响。法家是一个鲜明的例外。他们认为每个时代的变化,都有它不得不变的原因,因此只能现实地对待世界。他们认为,试图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无异于守株待兔。这是革命性的观点。

3、治国之道

法家认为,新情况就要用新方法。治理国家,首先要制定法律,告诉百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法律颁布之后,君王必须监察百姓的行为,君王拥有权势,可以惩罚违法的人,奖赏守法的人。君王统治百姓,靠的是法律和威势,他不需要有特殊的才能或品德。同时,君王不用事必躬亲,只要他有驾驭人的权术,物色到适当的人去为统治者办事。君王只需掌握赏罚“二柄”,就可以统治官员和百姓。

十三、儒家的形而上

《易经》本来是一本占卜的书,后来儒家赋予它宇宙论、形而上学的意义,并且从宇宙论联系到伦理,进行阐释,这就是《易经》之后的《易传》。

1、事物之“理”

《易传》中的“道”的观念,和道家的“道”的观念是不同的。道家的“道”的观念是无名、不可名状的。在《易传》中道是可以名状的,是“多”,是统辖宇宙万物中每类事物的个别的“理”。

2、万物生成、变易之“道”

除了各类事物自身各自的 “道”,万物又有其共同,统摄万物生成变化的“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万物生成需要阴、阳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宇宙以生成万物作为它的最大成就,所以说“天地之大德曰生。”

《易传》强调的一点是:宇宙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这样的演化过程中,每一事物都处于向自我否定的运动,永不穷尽。

3、“中”与“和

“中”的真正含义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中庸》第1章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晏婴曾经分析过“和”与“同”的区别:“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这些调料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味道。“同”则如以开水做调料,不引进任何新的味道,单调一致。

4、“庸”与“常”

在《中庸》里,庸的意思就是“普通”和“寻常”。吃饭喝水如此寻常,但又如此重要。《中庸》第4章说:“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虽然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程度上遵循“道”,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充分认识这个事实,精神文化的作用就是使人们懂得自己生活的意义。

5、“明”与“诚”

在《中庸》里,至善被称为“诚”,和“明”是连在一起的。“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就是说,人如果真正懂得了普通、寻常生活中吃喝、人际的重要意义,他就已经是一个圣人了。一个人如果把他所领会的都付诸实践,他也就是圣人了,也就能够与天地同参,达到完美了。

十四、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大学》第一章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段话,被称为《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归结到一点,“三纲领”就是一纲领:在明明德。“亲民”是“明明德”的途径,“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终极完成。“八条目”也可以归结为一条,就是“修身”。“明明德”和“修身”是一回事。《大学》是着眼于世界的治理和和平来考虑问题的,人若不能帮别人达成完美,自己也就不可能达到完美。

十五、哲学的启迪

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诸子百家的经典,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辉煌结晶。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墨家兼爱非攻、名家的逻辑名辨、法家的监察管理法制、道家的无为自然。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2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9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57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3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5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0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06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2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64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4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