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朋友,他对文化有着特殊情结,而且极富行动力,用最时髦的方式——抖音,对运城一些列的文物古迹进行直播,应该又快一年的时间了。像我们比较熟知的平陆县的傅乐故里、万荣县的薛瑄故里等等,关键是他讲得有模有样,方言与普通话兼用,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与风格,因此,受到了很多粉丝的好评。到目前为止,他的这个直播最多点赞量已经达到1.5万人,应该说非常了得。
昨天他打电话给我,想对董永故里做一次直播,让我替他联系村里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具体沟通和深入了解,便于直播。今天他和他的搭档,开车到前小淮村,与我给他联系的“董永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董学文老师面对面进行详细了解。他的这个举动,是对“董永传说”孝文化的一种传播与传承,我非常赞同。董学文老师想让我加入“董永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行列,我欣然接受,并表示认真学习,用心领悟,用实际行动弘扬传播德孝文化。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曾仕强说中国好家风》第四章:家风里的孝道传承。
百善孝为先。家风里面最要紧、几乎没有哪一个家庭不提的,就是孝道。因为,我们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最重视的就是孝道。身为华夏子孙,黄帝的后代,我们必须要记住,不管你在什么样的家庭,孝道都要世世代代传下去。“孝”是一种根本,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孝分三个等级。真正保留中华文化精髓的往往是没有机会读书的普通大众。没有读多少书的人,他们懂得的朴素道理最多。中国人孝敬父母,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叫作大孝尊亲。一个人,你的孝道发扬到极致的时候,整个家族会因为你而受到尊重。先跟任何事情都有关系,才叫大孝。如果你真是个孝子,那这辈子就要努力,为你的父母争光。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父母增添光彩,叫作光宗耀祖。如果第一个等级做不到,就向第二个等级努力。第二个等级,叫作中孝弗辱。什么叫弗辱?弗辱就是不使父母受到侮辱。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光宗耀祖,有时候也难免让我的父母挨骂、受辱,怎么办?那就做到第三个等级,叫作“其下能养”,最起码你要能奉养父母。孝,是中国人考核一个人的第一个关卡。孝是后天学习的。我们会孝敬父母,都是后天一步一步学习来的。既然要通过学习才能懂得,父母就必须要教育子女。子女不孝,其实是父母要负很大的责任。所以,我们才会把孝道当作家风中很重要的一环。
心中有父母。有客人在,爸爸讲的话永远是对的,爸爸觉得很有面子,他会自己调整。最聪明的儿子,不会试图去改变爸爸,因为那是不可能实现的,谁都改变不了谁,只能是对他产生影响。让爸爸自己去改变,这就是孝。强行去改变爸爸的人,那就是逆子。我们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子女心中有父母的存在。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习惯,每做一件事,先想一想,这样做爸妈会不会不高兴,会不会让爸妈丢脸,深思熟虑之后,很多事情我们就不敢做了。让子女心中有父母,如果你能让你的子女做到一点,你就成功了。我们心中有父母,怎么把这一点传达给子女,这是我们要做的事,这就叫传承。儿子不孝敬父母,是父母不孝敬自己父母所产生的结果。心中有父母,其实是我们家风网络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纽带。“天地君亲师”,就是说老师最大的使命,就是让学生心目当中先有“亲”,要有父母的存在。而且,一个人只要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父母,不管是衣食父母,还是养育父母,他就会有更大的天地。所有的事情,好像都跟孝道有关。只要你先把孝道力行好,其他的事情都会慢慢地调整过来。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俗语说:父子一条心,泥土也能变成金。作为家里的一份子,大家都应当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就是把这个家发展得越来越好。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很多人很喜欢把在社会上讲理的那一套带回家里,家人之间是讲亲情的,不是讲理的,更不是讲法的,家族才讲法。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应该这样解释:天下的父母都是人,没有一个父母不是人。既然天下父母都是人,只要是人就一定会犯错,就连圣贤有时都会讲错话,更何况一般人呢?怎么能叫孝顺呢?父母的话有道理,你才要顺从;父母的话没有道理,你也顺从,岂不是反而害了他们吗?
按父亲的方式去行事。孔子主张:父亲在,你要按照父亲的方式去行事;父亲往生以后,你不要马上去改它。
孝道靠媳妇来恢复。我们要把孝道恢复出来,靠谁?不是靠爸爸,不是靠儿子,靠一个你想象不到的人:媳妇。媳妇是一家的真正传人。媳妇的责任是无比重大的。你看孟子靠谁?靠他的妈妈。母亲为什么那么了不起?就是因为她们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因为子子孙孙,都是靠母亲,不是靠父亲。父亲忙于赚钱,在外面奋斗。当然,父亲自有他的贡献,但是对家里的贡献最大的,永远是母亲。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孝道传承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孝是中华文化中最应该重要的事情,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习如何孝敬,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要有父母,孝道最终要靠媳妇来恢复。我要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来传承孝道,要主动传播德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