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人,25岁就成为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这个人是谁呢?
他就叫李叫兽,他可以说是知识改变命运最好的例子。
当别人问他:你是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的?
李叫兽回答:一个人的发展和成长,无非与两个东西有关,一个是个人性格,一个是知识体系。
他说的个人性格是指,他比较偏理性,当自己的直观感受与证据起冲突时,更相信证据,而不是直观感受。
李叫通过自己超强的学习能力,后来还成为了国内营销策略方面最年轻的专家。
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分享,李叫兽是如何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的?
从《朋友圈的尖子生》这本书了解到,叫兽搭建知识体系主要有3个方法:
01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叫兽说:我看书的时候,每看到一个有用的知识,都会停下来去寻找联系——看看有什么其他的现象能够被这个理论解释。“
比如,看到这句话:人的爬行脑(控制欲望的那部分大脑)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
这句话如此简单,任何人看完都不会超过5秒钟。
但李叫兽却花了一个小时去研究这句话。他不停问自己:我遇到的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的?不找出至少5个现象他是不会罢休的。
比如,他想到以下情况:
1.iPod的文案:把1000首歌放进口袋里(这句话就很绝,显然比小体积大容量的mp3更容易让人记住,因为大脑更喜欢视觉化的信息)
2.理论的传播也更偏向视觉化的信息。比如“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显然比“只要抓住机会,即使你能力不高,也更有可能成功”更易于记住和传播。
3.众多的谚语也是流传多年、朗朗上口,是不是也是因为他们更“视觉化”呢?比如“一石二鸟”、“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等等。
3.谣言也是视觉化的信息。古时候为了解释雨的形成,他们塑造了雷公电母,他们是有明确的视觉化形象。
4.很多演讲也是视觉化的。比如马丁路德金并不会说:”我们追求人人平等,我们要减少种族歧视“,而是说:“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的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李叫兽说:”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差异的,往往并不是知识数量,而是知识间的联系。“
为什么呢?
我的解读是:因为建立了联系,大脑里的知识才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变得有序且内部关联,想提取就变得非常容易。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总是让人感觉”充满洞见“、”能谈笑风生”的原因。
为什么大多数人学了很多知识,关键时刻倒不出来,就是因为联系少,路径少,提取困难。
强烈建议大家阅读这篇,会有更深的感受:
02 构建知识的多种用法
叫兽还有一个习惯是:当接触一个新知识时,不光要想“过去的哪些现象可以用这个知识解释?” 还要想“我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改进”?
换句话说:我如何通过这个知识变成更好的自己?将来我可能会怎么用它?
因为很多人的问题并不是缺乏知识,而是到了某个关键时刻想不起来用什么知识。
比如,还是上面的知识点:人的大脑更习惯视觉化。
未来怎么用?
他想到的是:自己在写公众号,那么未来可以输出更有画面感的内容。
比如他的大爆款《X型文案人和Y型文案人》,原始的标题是《追求语言的华丽VS追求影响用户的感受》,显然前者更有画面感,一下就能记住。
总之,学习知识时,多去关注让你印象深刻的知识点,而不是试图记住所有知识。
看到有趣的内容,停下来多思考:这个知识可以被哪个已有的知识解释?未来我可以怎么用这个知识?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本质,去建立新旧知识间的关联,关联越多,才能越学越好,否则知识还是一盘散沙。
关于建立知识间的关联,可以参考这篇:
这个过程看似很难,实际上是在帮我们省时间。这个习惯一旦养成,想学不好都不行。
学习知识不求多,但求深刻。知识只有对你产生真正改变,才算没白学。
03 尝试去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
简单来说,就是遇到反常和有趣的事情,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理论或者知识可以解释?有哪些相似的事件?
当你学得越多,就会发现,搭建知识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你感兴趣的话题不断深入,慢慢长出来的。
通过一个个让你感兴趣的话题,引发你无数的思考,然后不断让知识产生联系,知识体系就慢慢显现出来了。
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可以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入手: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就包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把这个问题吃透,再开始学习下一页,效果一定比什么都不想好得多。
我们读书就好像和作者交流,作者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讲完你听完就走,一定第二天就忘。
相反,如果老师讲完你做好笔记,并且主动去问老师,和老师深度交流,学习效果一定会大不一样。这个时候知识才内化成自己的了,而不是让大脑成了别人知识的跑马场。
写到最后
归根结底一句话:学习时只有多思考,才能有所得。知识体系是思考的产物。
我整理了打造知识体系的几个关键节点:
1. 学习时不要试图记住所有知识,而是多关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因为感兴趣才会引发你无数的思考。
2. 主动让知识产生联系,遇到感兴趣的内容立马停下来思考:这个现象还能用什么知识解释?自己以前是否学过类似的知识?这个知识还能怎么用?
3. 主动去思考问题的本质,你会收获更多。
原因可参考这篇:
今天就分享到这,谢谢大家的关注。一起学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