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有些书可以多读,但不可以过多评论。
川端先生的《雪国》就是其中一本。
每次读完《雪国》,心里感受只有“美”和“哀”。
❄️❄️❄️❄️❄️❄️❄️❄️❄️❄️❄️❄️❄️❄️❄️❄️
小说围绕岛村,驹子和叶子三人交织复杂的感情情绪在一个虚构的“雪国”里展开。
其中,叶子是驹子的虚幻,驹子是雪国的虚幻,雪国也是川端康成对于纯粹之美的虚幻。
从小说开头“穿过限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这趟开往雪国的列车,便开始从现实开往幻像。
整个小说人物塑造的最为饱满,最为深刻真实的就是驹子。因凄凉的时运,入了风尘,作了艺技。她那种对城市事物的憧憬,现在已经隐藏在淳朴的绝望中,变成一种天真的梦想。这种情感与其说带有城市败北者那种傲慢的不满,不如说是一种单纯的徒劳。驹子淳良的品性,纯净热烈的感情让人能够真挚的感知。但在主人公岛村看来一切都是徒劳———美的徒劳,如同久经风雪剥蚀的寒峭在暮霭茫茫的群山叠峦中蒸发一样。
《雪国》中极为纯粹的美藏匿于虚无主义之下,极尽表现出来的是日本物衰之境。
开往虚幻的这样雪国列车到底最后有没有重回现实,答案在书中的结局“待岛村站稳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戛然而止。
而在现实中,像是宿命一般,川端先生像众多日本作家一样也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人生。
可能至美之路是条单行道,先生选择了独自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