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碧岩录》探讨对“祖师西来意”的理解
【摘要】
“祖师西来意”是禅林常用语,含义与“佛法大意”相同,又称西来祖师意、西来意、祖意。表示佛法之奥义,禅理之真髓。 “祖师西来意”是禅林非常流行的公案,有关禅宗的很多书中都有关于“祖师西来意”的公案,《碧岩录》也不例外。本文主要从《碧岩录》中的公案入手,通过对其解析和看法,总结笔者对“祖师西来意”的理解。
【关键词】:《碧岩录》;祖师西来意;理解
不管是禅宗学徒还是禅宗研究者,都把研究“祖师西来意”看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甚至一度成为一种时尚。尽管有关“祖师西来意”探讨的公案在禅宗经典中非常多,但是历代祖师对此问题或避而不答,或答一些毫不相关的具体事物,其间没有任何逻辑联系,或如大梅禅师所回答的“西来无意”,都是以一句没有意味或者无厘头的语句让学徒自己参悟。我们都知道禅不可像知识那样通过师生传授或书本就能获得,所谓“拟议即差,动念即乖,才涉言路,便失真常”。历代祖师的种种回答均是直下截断问话者的言语思路,使其直探心源,学徒一旦豁然参悟,才知道宝藏是 “自家故物”。如果不历尽干辛万苦,即便你辩若悬河,义穷渊海,也是是承虚接响,没什么作用。既然“祖师西来意”想要彻底参透这么难,笔者打算通过一些公案,对“祖师西来意”做个简单理解。
如同佛教对第一义的追问,禅宗修习中念念不忘“祖师西来意"。《碧岩录》 中相当多的公案都含有这个问题。圆悟克勤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讲解。祖师西来意,是禅宗修习的一个首要参头。自从马祖的“即心即佛”解答后,经过其他禅师的解读,渐渐演化为“西来无意”,在此基础上分化为各种理解。
在碧岩录中,《碧岩录》第十七则说:“僧问香林: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林云:坐久成劳。”又第二十则说:“龙牙问翠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微云:与我过禅板来。牙过禅板与翠微,微接得便打。牙云: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西来意。”在第四十则里,陆亘请教南泉,请为讲解肇论中“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一句还在讲祖师西来意。在第十七则中,当问道什么是祖师西来意时,香林说了个看起来根本无关的话,即“坐久成劳”,二十则中翠微的回答更是直接转移话题,“与我过禅板来”。 禅门还有很多这样问“祖师西来意”的案子。马祖说,我今日劳倦,不能为你说。临济说,老僧正在洗脚。赵州说,庭前柏树籽。学僧问三圣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三圣:“臭肉招苍蝇。”学僧告诉兴化,兴化说:“我不这样答。”学僧:“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兴化:“破驴背上苍蝇多。”学僧问荷玉慧禅师:“如何是西来的大意?”荷玉答:“现在不礼拜更待何时!” 学僧问谷山像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谷山答:“半夜鸟儿头戴雪,天明哑子抱头归。”学僧问云门文偃:“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云门答:“ 日里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