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仙桥,据合肥志书记载,曾是九曲水流经之处,在益民街与桐城路交汇处附近,今已不存。旧合肥城内水网交错,所以小桥很多。其中,以新华巷西的升仙桥最有名气,经常有人前来烧香许愿。
升仙仅是座东西走向的小石桥,由于桥规模小,长不过几米、宽仅容几人,连嘉庆年间编撰的《合肥县志·山水志》也未做专门记载,只是在“九曲水”词条下点到过:“九曲水无源。在德胜门内。汇城西诸水,东过廻龙桥、永乐桥、会仙桥、赤阑桥、聚仙桥,折北过升仙桥、洛水桥、河(和)平桥、指挥桥至藏舟浦,入金斗河”;其二是它不是架设在宽阔的南淝河上,也不是架设在波涌的金斗河上,而是相对细长狭窄的九曲水上的一座小便桥,主要就是方便两岸百姓的生活来往。而它之所以有名则是来自一个民间传说。
据说,明朝时,从昆仑山来了位游方道人,姓林,没有法号,故人称林道人。他曾寄住在桥近的永贞观内三年多,不修炼,不做法事,但会替人画符治病,多有灵验。他得到钱财,便买酒与几个乞丐在桥头喝酒划拳、一醉方休,而醉后又常常烂醉如泥坐在蒲团上呼呼大睡。同门道友都认为它放荡不羁,不与他往来。有一天上午,他正在桥头酣睡时,忽然脚下生出祥云,羽化升天而去。于是后人便把林道人升天处的桥成为升仙桥。附近还有两座小桥也是他经常和乞丐聚会喝酒之地,被分别叫做聚仙桥、会仙桥。清嘉庆《合肥县志》方外传中也记载有这个传说。
而关于升仙桥,合肥民间还流传着另外一个传说。传说很久以前,桥畔住着一个名叫何仙姑的少女,因母亲去世早,父亲续弦再娶,继母对她百般虐待,她经常可怜兮兮地坐在桥上望着河水发呆。有一天,何仙姑发现桥下躺着一位骨瘦如柴的要饭花子,已经奄奄一息。连忙从家里端出一碗稀饭喂要饭花子,救了要饭花子一命。不料给继母看见了,破口大骂,说是败坏了门风,将何仙姑逐出家门。
何仙姑哪里知道眼前要饭花子并非凡人乃是位列八仙之一的汉钟离,特奉观音菩萨之命,前来点化她成仙的。说来也是机缘,走投无路的何仙姑竟“扑通”跪在要饭花子面前,苦苦哀求道:“你就带我走吧,只要离开这个家,你把我丢在哪里都行。”要饭花子说:“男女授受不亲,我咋能带你走呢?”“反正我是一将死之人,你不带我走,我就死在你面前。”说罢,她又给要饭花子磕起响头。可是要饭花子却忽地从地上爬起转身就走,一连走了两天两夜没停步。其实汉钟离早已得知何仙姑是位善良的姑娘,特奉观音菩萨之命,前来收她为仙的。但为了进一步了解何仙姑到底心诚到何等地步,才嘴上并未立即答应带她走,而是故意对何仙姑加以考验的。
何仙姑见要饭花子转身就走,便跟后就追,要饭花子走到哪,她就跟到哪。跟了两天两夜没歇脚,她的双脚全部磨破,一步一个血印。要饭花子回头一看,不由大吃一惊:一眼望不到边的两行血印远远伸向天边。于是汉钟离又带何仙姑转回桥边,告诉她之前都是对她的考验,现在真的要带她离开家了,问要是想家的话还可以回去。何仙姑坚决地摇摇头,再看要饭花子时,发现他已在半空中,于是何仙姑急伸臂舒袖想拉住仙人,不想她两袖一甩时竟发觉自己也腾空而起了。
后来当地百姓就把这座桥命名为升仙桥,以至于流传着民谣:“仙人桥上走一走,大病小病都没有。”“仙人桥上稍停留,升官发财不用愁。”
1955 年,城内道路整修,升仙桥才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