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的风骨

战国时,齐宣王召见士人颜斶(du),直接说:“颜斶,过来!”

颜斶也不客气,回复:“大王,过来!”

齐宣王很生气,他身边的人就对颜斶说:“大王比你身份高贵,他让你过来,你不乖乖听从指令,还让大王过去,这像话吗?”

“我到大王那儿是趋炎附势,大王到我这儿是礼贤下士。与其我趋炎附势,不如大王礼贤下士。”

齐宣王觉得君王的尊严受到了冒犯,就气恼地说:“那到底是我这大王尊贵,还是你这士人尊贵?”

“大王并不尊贵,士人尊贵。”

“何以为据?”

“以前秦国攻打齐国时,曾下令:‘柳下惠坆墓周围五十步以内不得打柴,违者杀无赦!’同时又下令:‘有谁能取得齐王项上人头,就封他为万户侯,赐黄金两万两!’

可见,活着的国君的脑袋还抵不上士人坟墓旁边的柴禾,所以说士人更高贵。”

一番话把齐宣王说得无言以对,马上改变态度,要拜颜斶为老师,并许他荣华富贵,“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着华服。

但颜斶拒绝了,说自己就像一块玉要回归到石头里一样,返璞归真,这样终身不受辱,辞别而去。

战国时期,许多士人、纵横家摇唇鼓舌,为各国君王出谋划策,扩充疆土,君王对士人很尊重。他们经常席地而坐,抵掌长谈,范雎见秦王时,秦王是长跪不起,请求范雎指教。

直到宋朝时,士大夫都颇有风骨,一直站着禀奏,到了明朝才出现跪奏,到了清朝开始自称“奴才”,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倒退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
    微波凌步阅读 715评论 0 0
  • 二千年前的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高士,( 士是没有封地的贵族,是等级最低的贵族。中国古代社会中名士具有一定身分地位的...
    王老师_ff16阅读 1,251评论 0 4
  • 下面这个故事是早先看到的。一直时不时地出现于脑海。现在把它抄录如下: 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大贤士,叫颜斶。他才华出人...
    河陕陕阅读 810评论 1 8
  • 王阳明认为他在龙场倾心讲学的日子是他人生当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虽然他当时不被朝廷重用,但对他来说,所谓的官名、事功...
    站在书顶听世界阅读 570评论 0 1
  • 【原文】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
    眉间山川阅读 1,114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