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淫心祸无央

一日,邻近舍卫城的村庄中,有位妇人抱着孩子、拿着水瓶,准备到井边汲水。当时离井不远处,正坐着一位容貌端正的男子在弹琴自娱。妇人听到美妙的琴音,又看到男子潇洒的身影,不禁为其所吸引,而这名男子也情不自禁地注视着妇人。

一时意乱情迷、失去理智的妇人,不知不觉中竟错将孩子当成水桶,悬绑于井中,等到妇人回过神时,才发现孩子已经死在井里。妇人一时悲愤,懊悔不已,捶胸痛哭地说:‘都是因为自己的一念染污心,才犯下这不可挽回的过错! ’

佛陀知道了这件事后,便集合大众至讲堂,将这段因缘宣说一遍。世尊开示大众:‘淫欲炽盛能坏人善根,所以淫欲心重的人,不但无法辨别善恶,不重视道德操守的清白,亦不知寻求解脱之法。这一类的人不知惭愧,宁可受人轻贱侮辱,也不愿意断除淫心。一念淫心起,亦可能会犯下杀害父母等五逆重罪,甚至违背佛法、轻慢佛法。’接着,世尊即为大众开示一个因淫心而犯下大错的故事:

曾经有一对夫妻,育有一子,疼爱有加。然而这个孩子不学好,常常犯下奸淫女色之事。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男子淫心又犯,拿着刀准备到镇上找人寻欢作乐。这时男子的母亲正好发现,担心孩子夜晚出门会发生事情,苦苦哀求,希望能打消他的念头。但男子色胆包天,铁了心就是要走,因此大声斥责威胁,如果不让他出门,就不顾母子之情。母亲爱子心切,宁可不要性命,也不愿意见到孩子出事。于是在几番争执后,男子执刀杀了母亲,头也不回地前往镇上。

男子来到一女子家,敲门请求让他进去,并且诵了一首偈子跟她表明:

‘淫恚诸根羸,为想所谬误,不虑众事业,为愚闇覆盖。

 念汝取母害,折伏犹汝奴,翘立在门外,如客附使役。’

女子知道后,非常愤怒地说: ‘像你这种忘恩背义之人,连养育自己、对自己有大恩的母亲都能杀害,还会有什么人性可言!快点离开我家!’男子不肯离去,几番哀求,女子更加严厉诃斥:‘我宁可投身入火、自跳山谷、为禽兽所食,也不愿与你这种人为伴!’男子听了这一番话后,只好黯然离开,结果在回家途中,被一群埋伏在路旁的贼寇所围堵。寡不敌众的男子在打斗中为贼所杀,死后堕阿鼻地狱,受苦无量。

世尊说完后,再次提醒比丘,淫欲之害,为祸甚大,不但自己造业,更会危及他人,犹如自己饮毒,又教他人共饮,不可不慎。

典故摘自:《出曜经·卷四》

省思

古人说:‘万恶淫为首’,可知淫欲是一切罪恶的渊薮,一切的恶行都由最初的一念偏差而来。《四十二章经》亦云 :‘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立身处世,当端正心念,守道清白,远离爱欲的垢染。人品方能高洁,行道也才能有成。

忏悔文: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B1.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
    常修阅读 10,287评论 1 8
  • 刚进入大学一学期,便开始怀念起高中的生活,尤其是高三那一段既煎熬,又美好的日子。 当然了,如果说让我再重新经历一遍...
    默墨xxy阅读 3,276评论 0 1
  • 前端以及后端开发过程中,其实大部分时间我们通过抽象将实际业务抽象为数据模型进行运算。所以感觉自己应该花一些时间和精...
    zidea阅读 3,218评论 0 4
  • 今天星期五 ,早上起来有点晚,琳琳又先做了一次训练,眼看上学时间到了,就匆匆给孩子拿个包子,拿盒奶边走边吃,送完孩...
    琳楠宝贝阅读 1,352评论 0 0
  • 隔壁很吵,大概有一整屋子的人,他们一定很快乐——这是我此刻唯一的感想。 我所住的这间屋子里,现在只有我一个人。 原...
    吴何阅读 2,695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