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今日新闻看到悟空问答发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60多岁的打工老人,每月支付儿媳六千元抚养孙子的费用合理吗?”
老人为子女考虑,心甘情愿帮忙子女、资助子女、这不是合理不合理的问题,相反,如果子女逼迫老人帮忙付出这笔钱,就另当别论。
中国老人是世界上公认活得最累的老人。含辛菇苦养育儿女,儿女长大成人后,休息没几年,儿子一结婚,有小孩后,就开始帮忙带孙子,一带好多年。
很多父母的一生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一生,没有自己好好享清福,一生默默为子女做贡献。
操劳完这一代,又接着下一代。
特别是农村的老人,在乡下,几乎家家户户老人都是帮忙带孙子孙女,成为了一种传统。一旦老人没有帮忙带小孩,反而成了邻里乡村讲闲话的把柄。
这种现象,我持反对意见。如果老人愿意带,可以帮忙带,老人不乐意带,不要强求,父母把我们拉扯大,多么不容易!
老人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身体健康的老人更应该多出去外面走走,到处旅游,好好享受老年生活。而不应该被小孩子束缚着。
老人带小孩,是隔代养育。老人照顾孙子孙女会更细致,在生活上,对孙子孙女无微不至、无怨无悔照顾孙子孙女。看到可爱的孙子孙女,老人的生活好像有了新的盼头。
我的妈妈在广州做生意做了30几年,现在60多岁了,一个在商场上雷厉风行的成功女强人。人到暮年,因为弟弟有三个小孩,大儿子读幼儿园,老二老三是一对龙凤胎,当妈妈看到双胞胎出生时,开心得笑不拢嘴,好开心!请了保姆,妈妈仍然不放心保姆一个人照顾两个BB,每天在家帮忙带两个宝宝。
从弟弟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到现在的双胞胎,保姆费用一直是妈妈帮忙支付。
妈妈奋斗了上半辈子。购买的物业足以够自己养老,手头上每个月固定有店铺租金、房租金收。
为了减轻弟弟的经济负担,妈妈有这个经济能力,非常乐意支付家里费用开销,只要妈妈开心,我认为是可以的。
妈妈希望儿子儿媳能孝顺父母,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足矣!
弟弟处于事业的拼博期,妈妈认为自己有能力搭把手帮忙就尽力帮忙。
父母一直秉承着优良传统的,奶奶98岁了,受一直是爸爸传承下来的精神,爸爸去世后,照顾奶奶的责任落到我们身上。外公外婆,也是妈妈一直照顾到两位老人去世,为人子女,爸爸妈妈都尽全力了。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榜样。传承爸爸妈妈的“百善孝为先”的精神,我们一直在接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