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刚到办公室,同事们在讨论一则最近上了热搜的“现在版樊胜美”,随后手机跳出来的头条我就点进去看了一下。
从事件中看得出来主人翁小时候乖巧听话,也许还可能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一万多的工资对于单身小姑娘来说可以过得很滋润了,可是她的生活却充满了压抑。一有钱就给了父母,给了弟弟。
如果家中确实困难需要她临时的支援,这是人之常情,更是亲情的表达,但是她的父母看上去还很年轻,正是奋斗的阶段,供应剩下的一个孩子读书应该是没有困难的,那为什么小姑娘却心甘情愿把所有收入都捐给父母弟弟?她不知道她自己在向父母证明她自己,证明她可以满足父母的要求,得到父母的赞赏,也许她每次给钱后她父母也给过她赞赏,但她习惯了一直讨要这种赞赏。她把别人的看法放在第一位,自己的感受一直放在最后。
主人公应该明白她的压抑和痛苦多半来自于她的原生家庭,但是她一直在抱怨着原生家庭却不做内省,不做改变只抱怨。我们没办法选择原生家庭,但是我们可以部析自己,改变自己的惯性,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
回忆我自己,不管是工作中还是家庭中一直喜欢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扛,这也是来自于我的原生家庭。七十年代的农村,身边还是充满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妈妈也经常念叨,自从生了我,是个女儿以后奶奶和爸爸对她就没有我出生之前好了。感谢爸爸,我从小到大感受到来自爸爸的都是喜欢,重视,从没有嫌弃,每一次住校远行,爸爸都把我送到校并依依不舍,比对两个弟弟的关心更细腻,也从来不打骂,但是爸爸多次喝酒之后流露了他的心声,如果老大是个儿子就好了,那样就可以早点分担他的压力,如果女儿是个老幺就好了,幺女就宠着养,在家有口饭吃就够了,我潜意识里就把自己当成儿子替爸爸分担。
妈妈最多念叨的是自己小时候因为是女儿得到不公平的待遇,因为生了我受到奶奶不公平的待遇,虽然相比较别家的女儿,我是很受重视的,但是内心还是有个声音,我想要表现的自己更有用,向他们证明女儿不比儿子差。在我初中毕业考上中专的时候因为学费太贵,叔叔伯伯劝爸爸要把钱留下来给弟弟们读书用,因为当时家里的所有积蓄应该交完我学费就空了,但是爸爸还是坚定地说,“谁能读就先给谁读,儿子还有当兵的路可以走,女儿多读点书我少操点心,不然嫁出去过不开心,我想伸手也管不着,儿子就在身边,还能多管几年。”读中专的那几年我很努力,每年拿最高的奖学金减少家里的负担,原本爸爸找好了关系给我安排一个离家近的工作,我却选择了深圳打工,只为尽快分担家里的经济负担,刚开始的时候工资低,我积攒起来就寄回家。后来弟弟高中毕业不想按爸爸的安排去当兵,他说想读书,我就凑齐他上大学的第一年学费,后面爸爸无奈接受了弟弟去读书,给他准备后面三年的学费,因为小弟还在读高中,我还是担心爸爸负担重,就不让弟弟拿家里的生活费,我每个月给他寄。直到后来小弟读书,我也是竭尽所能分担费用,只为能分担爸爸的负担。
现在弟弟们都已结婚生子,各自安好,爸爸也没有了负担,我自己家的经济安稳,也有了能力去分担爸爸的经济担子,但是爸爸已不需要,每次给买东西或给钱,他都不要还生气,但是我仍然觉得能够让爸妈在经济上更宽裕我才安心踏实,即使每次惹他批评不该瞎操心。
原生家庭的苦与乐已经深植我的内心,经常会有纠结和内耗,但是学习之后的我便多了一份内在的察觉。喜悦是我想要的追求,当内耗和纠结来临,我便有了清晰的选择方向。
感赏老公顺利提前回家,今天去学校接儿子,给了儿子意外和惊喜!
感赏今年的年饭按部门吃,我们部门轻松统一提前今天,吃得开心欢乐多,得到很多微信红包。
感赏今天上班没开车,同事很乐意带上我。
感赏儿子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学习,结束期末考试,还分享说考得不差,不管分数如何,这个状态都太赞啦!
投射儿子补课和寒假都保持好状态,生活学习各自合理安排,每天都有好心情!
投射老公在家期间远程工作顺利,一家三口和谐相处。
投射自己经常到达升频区,吸引更多钱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