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日:白蛇传,灵活多变,画画,专注口才培训
画画的感受
(按,画画是什么感受?对于一个没有画过画的人,你能告诉她什么是画画么?)
两岁半的二丫头拿着颜料问我:“妈妈,这是什么?”我说这个是颜料,二丫头问:“什么是颜料?”我刚想解释,想起一个二岁娃的认知水平,简单的大白话绕了一下,“颜料就是大白兔天天吃的胡萝卜,看着很香甜啊!”二丫头马上来了兴趣,“颜料可以吃么?”“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们去问问颜料大白兔老师吧。”
孩子所有的兴趣都来自于吃,吊足胃口之后,我带她把颜料逐一打开,挤出颜料,她高兴的说,“是牙膏。”“哈,我说对,挤出的样子很像牙膏,”但接着我发现了我的一个致命错误,孩子用手接触颜料时,哇的大声哭起来。
好,这个画面暂停在这里一下。
这时候如果是你,你如何应对这个情况,是先解决孩子哭还是先解决颜料?
画画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首先是外在的感受。
外在的感受有三点:
视觉感受
触觉感受
质感感受
视觉感受是画画带给人的二维平面的感受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成年人更喜欢去定义一幅画一个颜色。孩子直接是想象力。我刚想说,孩子,看,这个颜料的颜色像苹果红,你去摸摸,结果被打脸了。
触觉感受是画画带给人笔尖对意向的感知感觉,怎么画怎么表达。成年人是模仿,孩子是创造。
质感感受是材质的质感,粗细冷热。成年人无感,或者说神经比较大条,说不出很多感受。孩子敏感,尤其对未知的事物感受。孩子被突如其来冰凉的材料质感吓坏了,没有任何预期。
二丫头对颜料是很感兴趣的,成天围在姐姐身边看姐姐画画,我以为她对颜料熟悉和不陌生的。但这个只是我以为。
其次是内在的感受。
内在的感受有三点。
神经感受
内心感受
灵魂感受
神经感受是神经元对事物的一个链接,小时候接触过,就有一个通路,如果从来没有接触,通路需要重新链接,比小时候链接要困难。孩子天生喜欢画画,那是因为右脑和左脑同时发展,直到七岁左脑比右脑强。
内心感受是内心对成像的书写流畅度,根据当下感受的感受,临时起意。成人刻意为之,儿童随性为之。
画画的灵魂感受是内心强烈的表达通过线条粗细轻重浓淡疾徐高频能量接收。成人只有打开左右脑中间地带,才能高频输入输出。儿童不需要,直接连接下载高频能量。
好,连接上面的画面,孩子被突如其来的颜料质感吓了一大跳:一坨黏糊糊的东西在她的指尖,很不舒服。
我第一时间没有问她怎么了,而是观察她接下来的举动:她迅速用没粘过颜料的手去擦颜料,接着跑去洗手。哦,恍然大悟,孩子对画画的颜料材质没有心理预期,她害怕颜料黏糊糊的感受,再哭,再触碰,再擦,再洗。
我知道她在学习什么是颜料,什么是颜料的感受,什么是画画。我没有做任何举动,我知道我现在要做的是我做我的,用手触碰颜料,用手指画画,而我现在的感受也是前所未有的,小时候没有用过颜料,真正的用手触碰是新鲜的,愉悦的,开心的,有点像小时候玩的泥巴和屎粑粑。哈哈,我知道了,我的感受为什么如此美好,原来我小时候就被天性解放过,玩泥巴玩屎粑粑,那种感觉是湿湿嗒嗒黏黏腻腻,西里呼噜哧溜哧溜,感觉刺激感觉,回忆通道瞬间打开,我手下画的竟然是屎粑粑,闻一闻还真的有一股子味儿。
当我专心的画,尽情的闻,享受其中的滋味时,二丫头不哭了,用颜料的手擦干眼泪,花猫脸很认真的问:“妈妈,这个就是颜料?”我高兴的回答:“是的”。二丫头儿童世界里画画的感受因为没有玩过屎粑粑缺失,但通过一把颜料一把泪知道了其中的真味,也是曲径通幽的。
每个人的画画感受不一而足,所以当别人画画的时候,最好不要去点评更不要随便下结论,用自己联结的回路打通任督二脉,追忆你的童年,童年的感受就是你画画的感受。
后记:这里通过画画的感受间接知道了孩子以后画画的思路,这个再开另一篇文章仔细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