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狩猎》有感
在讲述这部电影之前,先来聊聊迈克尔杰克逊。提起迈克尔杰克逊,众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著名的歌唱舞蹈者,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还有他的慈善事业。而拥有如此多的头衔和光环的杰克逊也差点因为两个孩子的谎言而身败名裂。
1993年,12岁的Jordy Chandler受到邀请去到杰克逊的家中。随后被他的父亲注射镇定剂而被逼谎称指证杰克逊对其性侵。尽管没有任何的证据,孩子的父亲伪造了一份孩子的口供。杰克逊选择以两千多万美金的代价庭外和解。此后2003年,杰克逊再次被指控对儿童性侵。尽管这一次他选择了抗争,警方也没有找到任何证据,法律也还了他一个清白。然而外界的舆论让他的形象遭到了重大影响,事业也陷入低谷。杰克逊也表示,为了避免让自己再被公众仇视,他今后将不会再和孩子们有亲密举动。
直至2009年6月26日,也就是杰克逊逝世后代的第二天,当年性侵案的主人公在社交网络上澄清事实,证明杰克逊无罪。然而逝者已矣,杰克逊生前遭受的莫须有的罪名却无法再消除,甚至在他去世后,还是会有很多人将他和娈童联系在一起。
而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普通人身上又会怎么样呢?
这部由麦德斯·米科尔森主演的丹麦电影《狩猎》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小镇。主角卢卡斯中年失业离婚,儿子又判给了前妻,每月只能和儿子见两次。所幸他得到了一份幼儿园的工作,并且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其中卢卡斯朋友的女儿克拉拉在自己的家庭中没有受到太多的关爱,而卢卡斯则给了克拉拉很多的关心。卢卡斯成为了克拉拉最亲密的人,而克拉拉也喜欢上了卢卡斯。
有一次,克拉拉当众亲吻了卢卡斯的嘴唇。面对还是孩子的克拉拉,卢卡斯严肃地对克拉拉说,亲吻只能给自己的父母,并且拒收了她的爱心礼物。自尊心强的克拉拉遭受到了打击,向幼儿园园长指控卢卡斯对她进行了性骚扰。园长秉承着“孩子不会说谎的原则”叫来一个并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做了口供。虽然在后来法律还给了卢卡斯清白,但小镇上几乎所有人都更倾向于相信这是真的。
整个小镇对卢卡斯充斥着敌意。克拉拉的父亲西奥原本是卢卡斯最好的朋友,但他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女儿并与卢卡斯决裂。商店也拒绝卖东西给他,并对卢卡斯进行殴打。即便是待在自己的家里也时不时会有人向屋内投掷石头。卢卡斯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基本的生计和人身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整个小镇只有儿子和儿子的干爹相信卢卡斯,然而儿子为了证明自己父亲的清白也屡屡碰壁。终于在平安夜的教堂颂歌声中,卢卡斯在沉默中爆发,殴打并怒斥了他曾经的好朋友西奥。而面对女儿克拉拉私下对自己的坦白,他也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随后镜头转至卢卡斯儿子的成人礼,儿子拿到了狩猎许可证和猎枪。,所有人在聚会上对卢卡斯表示祝贺。而事实上众人看待卢卡斯的依旧是鄙夷的目光,表面上是在恭喜,暗地里却依然戴着有色眼镜待人。
影片的最后,是卢卡斯和儿子在一次狩猎中,卢卡斯背后突然被放冷枪,子弹打到了他身旁的树上,而开枪者却在刺眼的阳光中消失不见。
在最后的一个镜头中,卢卡斯成为了“被狩猎的对象”,而当我们纵观全局更能发现,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小镇中,一旦有人成为了被诽谤中伤的对象,那众人就会将他视为危害到自己利益的一员对其排斥,甚至打着正义的旗号对其进行群体性攻击。主角卢卡斯就这么被丢进这个小镇的“狩猎场”,作为被众人狩猎的对象。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受非常震撼,原因之一是在《熔炉》、《素媛》、《嘉年华》等一系列以儿童性侵案为主题的电影相继出现之后,《狩猎》则给我们提供了不一样的启发和思考:当你被一种声音长期洗脑后,也许你就会抛弃很多理性分析的步骤和原则,而是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件事情一定就应该是这样的。
在消息闭塞的旧时代,谣言可以有着杀人的威力。而在当今发达的时代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中处处充斥着网络暴力。而面对媒体的报道、舆论的风向,能做到理性思考的人永远只是少数。被造谣者重伤的人就像是这个社会下被狩猎的对象,而我们口中的语言和键盘下的文字就是一把把锐利的武器。面对不明真相的事实,管好自己的嘴不仅是防止“祸从口出”,更是为了防止自己成为那个吃人的人。